过滤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26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吸收器,包括壳体、依次安装于壳体内的高效过滤单元和碳床,壳体靠近所述高效过滤单元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床包括多个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以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并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形成封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吸收器,使用时,染毒气体经过高效过滤单元后,从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之间的空间进入经过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的两侧流出,碳床滤毒路线长,单位体积盛装活性炭质量大、吸附面积大,吸附线路长,净化捕捉效率高。

Filter absorb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lter absorb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efficient filter unit and a carbon bed arranged in turn in the shell. An air inle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hell near the efficient filter unit, and an air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The carbon bed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and second carbon beds. The adjacent first and second carbon beds inclin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Set, and close to each other to form a closed structure. The filter absorb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When the poisoned gas passes through the high-efficiency filter unit, it enters the space between the first carbon bed and the second carbon bed and flows out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carbon bed and the second carbon bed. The carbon bed has a long filter route, a large mass of activated carbon per unit volume, a large adsorption area, a long adsorption circuit and a high purification and captur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吸收器
本技术涉及滤毒通风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吸收器。
技术介绍
过滤吸收器是滤毒通风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对整个系统的防护效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过滤吸收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依次安装于壳体内的高效过滤单元2和碳床3,碳床横向设置,壳体靠近所述高效过滤单元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5,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4,染毒气体通过过滤吸收器进风口进入高效过滤单元,过滤掉细微的颗粒、粉尘、气溶胶后,染毒气体进入到碳床,碳床内的活性碳与染毒气体充分反应后,无毒的洁净的空气通过出风口进入到通风系统的舱室。这种结构的过滤吸收器,是通过增加碳床体积保证防护时间满足要求,因此,体积较大,无法满足小型车辆的安装要求,如何在保证防护时间的同时将过滤吸收器小型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吸收器,已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吸收器,包括壳体、依次安装于壳体内的高效过滤单元和碳床,壳体靠近所述高效过滤单元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床包括多个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以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并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形成封闭结构。可选的,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将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封闭。可选的,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所述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将位于两侧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封闭;或,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一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将位于两侧的第一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封闭;或,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二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将位于两侧的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封闭。可选的,所述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的两端为封闭的,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封闭连接。可选的,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所述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靠近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或,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一碳床靠近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或,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二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二碳床靠近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可选的,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的两端分别粘接在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上。可选的,所述进风口的位置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位于壳体的中间位置。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盖体上;所述进风口上固定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中空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连接部和与连接部一体的扩散部,所述连接部未与所述扩散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入风口,所述扩散部未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排风口,所述扩散部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多个所述排风口隔离,所述隔板未与所述扩散部连接的一端为尖锐的;所述扩散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进风口密封连接;所述连接部内设置有与所述隔板数量相同的切割片,所述切割片与所述隔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切割片的边缘为尖锐的,所述切割片通过轴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内,所述连接部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轴连接。可选的,多个所述隔板为倾斜的,所述隔板与所述扩散部连接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竖直部和弧面部,所述竖直部和弧面部构成定向旋转部,所述竖直部位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扩散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定向旋转部大小和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竖直部的底部铰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隔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未与所述隔板连接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面对所述竖直部的一侧;所述连接部的内侧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连接有拉杆,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与连接部外部连通的孔,所述拉杆未与所述橡胶垫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孔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并且,所述拉杆未与所述橡胶垫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本技术提供的过滤吸收器,使用时,染毒气体经过高效过滤单元后,从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之间的空间进入经过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的两侧流出,碳床滤毒路线长,单位体积盛装活性炭质量大、吸附面积大,吸附线路长,净化捕捉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过滤吸收器的工作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过滤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是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导风装置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在A处的放大图;图9是图7在B处的放大图;图10是图7在C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吸收器,参见图2,包括壳体1、依次安装于壳体内的高效过滤单元2和碳床3,壳体靠近所述高效过滤单元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5,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床包括多个第一碳床31和第二碳床32,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以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并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形成封闭结构,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形成正的或倒的“V”形,相邻的两对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形成正的或倒的“M”形。本技术提供的过滤吸收器,使用时,如图4所示,空心箭头走向示意性示出了染毒气体流动走向,染毒气体经过高效过滤单元后,从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之间的空间进入经过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的两侧流出,碳床滤毒路线长,单位体积盛装活性炭质量大、吸附面积大,吸附线路长,净化捕捉效率高。本技术有以下优点:1、在满足过滤效率、防护效能、防护种类的前提下,采取了最紧凑的结构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活性炭的装填量最大化,以增加过滤吸收器的防护时间,保证防护时间的同时,将过滤吸收器小型化,可以满足小型车辆的安装要求;2、碳床使用军用活性炭,有效的增加了过滤吸收器的防护效能,不仅能够有效防护军用战剂,同时还能够防护常见工业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气溶胶;3、在满足过滤吸收器防护效能的前提下,降低碳床的厚度,减少过滤吸收器自身的风阻,降低对滤毒通风系统中高速风机的能耗要求,在降低电力消耗的同时减少了高速风机的外形尺寸,从而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将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封闭。碳床的两侧的排布有三种情况:情况1:如图2所示,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所述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也就是靠近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7固定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吸收器,包括壳体(1)、依次安装于壳体内的高效过滤单元(2)和碳床(3),壳体靠近所述高效过滤单元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5),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床包括多个第一碳床(31)和第二碳床(32),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以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并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形成封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吸收器,包括壳体(1)、依次安装于壳体内的高效过滤单元(2)和碳床(3),壳体靠近所述高效过滤单元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5),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床包括多个第一碳床(31)和第二碳床(32),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以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并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形成封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将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封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所述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7)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将位于两侧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封闭;或,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一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7)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将位于两侧的第一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封闭;或,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二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7)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将位于两侧的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的两端为封闭的,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封闭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所述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靠近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或,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一碳床靠近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或,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二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二碳床靠近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的两端分别粘接在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靠近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贤玉滕家绪张诚祝国军谢可巨蔡景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万安华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