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擦窗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23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擦窗机结构,所述上壳体中心部位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橡胶轮,所述第一永磁体两侧的橡胶轮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与轴齿轮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电池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上端和下端对应的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圆柱凸起与凹槽插拔式连接,且圆柱形凸起设置在轻质壳体的下端,所述轻质壳体的上端设有擦窗布,所述下壳体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两侧设有通过轴连接的橡胶轮,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上设有细绳,所述细绳一端设有环扣,所述上壳体、下壳体背部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电池连接,通过永磁体异性相吸,即可实现窗户内外侧的清洁。

An Intelligent Window Cleaner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window cleaner structure, in which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upp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ermanent magnet, two sides of the first permanent magne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rubber wheels, the rubber wheels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permanent magnet are connected by axles,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servo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aft gear, the servo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conductor,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first permanent magnet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A uniformly distributed groove is arranged, the cylindrical protrus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oove plug-and-pull type, and the cylindrical protrusion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light shell. The upper end of the light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iping window cloth,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low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ermanent magnet, the two sides of the second permanent magnet are provided with rubber wheels connected by axes,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a thin rope, and the thin rope is one. A ring buckl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and a photovoltaic board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of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The photovoltaic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through a solar charging controller, and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window can be cleaned by the anisotropic attraction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擦窗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擦窗机结构。
技术介绍
擦窗机器人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高层擦窗、室外擦窗难的问题。现有的擦窗机器人一般具有如下不足之处:噪音大。由于要提供吸真空技术,造成工作与待机时噪音太大;浪费能源。擦窗机器人将大部分能量用在吸在玻璃上,而非擦玻璃上,能量使用效率低;结构复杂。由于要提供吸真空技术,防止机器人意外摔下,机器需要提供非常复杂的保障措施,不易于维护;造价昂贵。由于机器人在吸真空部分使用了大量部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可使用范围小。由于机器需要吸真空部件,导致整机庞大,不利于在小玻璃上使用,很多小的窗户玻璃用不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罗茨鼓风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擦窗机结构,包括上壳体、凹槽、圆柱凸起、第一永磁体、轻质壳体、擦窗布、橡胶轮、下壳体、细绳、环扣、轴、第二永磁体、伺服电机、电池、光伏板,所述上壳体中心部位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橡胶轮,所述第一永磁体两侧的橡胶轮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与轴齿轮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电池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上端和下端对应的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圆柱凸起与凹槽插拔式连接,且圆柱形凸起设置在轻质壳体的下端,所述轻质壳体的上端设有擦窗布,所述下壳体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两侧设有通过轴连接的橡胶轮,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上设有细绳,所述细绳一端设有环扣,所述上壳体、下壳体背部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电池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即可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在玻璃的两侧擦玻璃,通过电池带动伺服电机从而带动橡胶轮转动,实现了擦窗机直线自行运动,通过圆柱凸起与凹槽的插拔式连接间接的实现了更换擦窗布,通过细绳与环扣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意外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轻质壳体与圆柱凸起、擦窗布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壳体、下壳体背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智能擦窗机结构,包括上壳体1、凹槽2、圆柱凸起3、第一永磁体4、轻质壳体5、擦窗布6、橡胶轮7、下壳体8、细绳9、环扣10、轴11、第二永磁体12、伺服电机13、电池14、光伏板15,所述上壳体1中心部位设有第一永磁体4,所述第一永磁体4的两侧分别设有橡胶轮7,所述第一永磁体4两侧的橡胶轮7之间通过轴11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3的转轴与轴11齿轮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3与电池14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永磁体4的上端和下端对应的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2,所述圆柱凸起3与凹槽2插拔式连接,且圆柱形凸起3设置在轻质壳体5的下端,所述轻质壳体5的上端设有擦窗布6,所述下壳体8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永磁体12,所述第二永磁体12两侧设有通过轴11连接的橡胶轮7,所述上壳体1、下壳体8上设有细绳9,所述细绳9一端设有环扣10,所述上壳体1、下壳体8背部设有光伏板15,所述光伏板15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电池14连接。本专利技术便于清洗擦窗布,通过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即可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在玻璃的两侧擦玻璃,通过电池带动伺服电机从而带动橡胶轮转动,实现了擦窗机直线自行运动,通过圆柱凸起与凹槽的插拔式连接间接的实现了更换擦窗布,通过细绳与环扣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意外掉落,在擦窗过程中将环扣固定好,上壳体与下壳体安放在玻璃的内外两侧通过永磁体的异性相吸的力量固定住,通过橡胶轮运动即可实现窗户的清洁。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擦窗机结构,包括上壳体(1)、凹槽(2)、圆柱凸起(3)、第一永磁体(4)、轻质壳体(5)、擦窗布(6)、橡胶轮(7)、下壳体(8)、细绳(9)、环扣(10)、轴(11)、第二永磁体(12)、伺服电机(13)、电池(14)、光伏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中心部位设有第一永磁体(4),所述第一永磁体(4)的两侧分别设有橡胶轮(7),所述第一永磁体(4)两侧的橡胶轮(7)之间通过轴(11)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3)的转轴与轴(11)齿轮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3)与电池(14)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永磁体(4)的上端和下端对应的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2),所述圆柱凸起(3)与凹槽(2)插拔式连接,且圆柱形凸起(3)设置在轻质壳体(5)的下端,所述轻质壳体(5)的上端设有擦窗布(6),所述下壳体(8)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永磁体(12),所述第二永磁体(12)两侧设有通过轴(11)连接的橡胶轮(7),所述上壳体(1)、下壳体(8)上设有细绳(9),所述细绳(9)一端设有环扣(10),所述上壳体(1)、下壳体(8)背部设有光伏板(15),所述光伏板(15)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电池(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擦窗机结构,包括上壳体(1)、凹槽(2)、圆柱凸起(3)、第一永磁体(4)、轻质壳体(5)、擦窗布(6)、橡胶轮(7)、下壳体(8)、细绳(9)、环扣(10)、轴(11)、第二永磁体(12)、伺服电机(13)、电池(14)、光伏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中心部位设有第一永磁体(4),所述第一永磁体(4)的两侧分别设有橡胶轮(7),所述第一永磁体(4)两侧的橡胶轮(7)之间通过轴(11)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3)的转轴与轴(11)齿轮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3)与电池(14)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齐鼎立专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