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解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381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解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计算第N数据段的首地址与参考地址的第一偏移量;将所述第一偏移量添加到数据表头,其中,所述数据表头依次排列各个数据段的偏移量,N为自然数。由于该数据表头中记录了各个数据段的偏移量,进一步通过该偏移量能够实现多个数据段同时读取,并行处理,从而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解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解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数据存储过程中,目前通常使用逐比特存储格式存储压缩数据。对于数据5,上下文可能决定对其采用3个比特进行存储,此时存储的比特为101;上下文也可能决定对其采用4个比特进行存储,此时存储的比特值为0101。当前存储器件的最小存储单元通常为字节(8个比特),因此在进行数据存储时需要对比特数据进行拼接,构成字节数据进行数据存储。例如,相邻两个数据4和5需要存储的比特数据分别为0100和0101,则将这两个比特数据拼接成一个字节01010100,并进行存储。再例如,相邻两个数据5和6需要存储的比特数据分别为00101和00110,则将两个比特数据拼接为比特数据0011000101,并对比特数据11000101构成的单元进行存储,并保留剩下的两个比特00数据,留作下一次比特数据拼接使用。在数据压缩时,由于编码表的最大长度为4096,因此当当前编码表的长度超过4096时,需要构造新的编码表对后续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以CLEAR(根据需要编码的数据确定)等编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第N数据段的首地址与参考地址的第一偏移量;将所述第一偏移量添加到数据表头,其中,所述数据表头依次排列各个数据段的偏移量,N为自然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第N数据段的首地址与参考地址的第一偏移量;将所述第一偏移量添加到数据表头,其中,所述数据表头依次排列各个数据段的偏移量,N为自然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参考地址为第M数据段的首地址时,所述计算第N数据段的首地址与参考地址的第一偏移量,包括:当M小于N时,计算第M至第N-1数据段所有数据段的数据段长度和,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段长度和,计算第一偏移量;或者,当M大于N时,计算第N至第M-1数据段所有数据段的数据长度和,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段长度和,计算第一偏移量;其中,M为自然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参考地址为第M数据段的首地址、且编码表包括编码标识时,所述计算第N数据段的首地址与参考地址的第一偏移量,包括:当M小于N时,计算第M至第N-1数据段所有数据段的数据段长度和以及编码标识个数,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段长度和以及编码标识个数,计算第一偏移量;或者,当M大于N时,计算第N至第M-1数据段所有数据段的数据长度和,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段长度和以及编码标识个数,计算第一偏移量;其中,M为自然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编码表包括编码标识时,还包括:根据所述编码标识计算数据段个数;将所述数据段个数增加到所述数据表头。5.一种数据解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从数据表头中,获取第N数据段的第一偏移量和第N+1数据段的第二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一偏移量为第N数据段头地址与参考地址的偏移量,第二偏移量为第N+1数据段头地址与参考地址的偏移量,其中N为自然数,所述数据表头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数据段;根据所述参考地址、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确定第N数据段的首尾地址,并读取所述首尾地址中的数据,以完成数据解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解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赵健尹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