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源荷储协同运行的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
,特别涉及考虑源荷储协同运行的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电能供应的清洁化和绿色化是电网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出力随天气条件变化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微电网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建设清洁能源发电的同时配置一定的储能系统,通过储能在发电富余时充电,发电不足时放电,实现微电网内部电力基本平衡,平滑风、光功率输出,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独立型微电网,可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并网型微电网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离网独立运行;独立型微电网不与外部电网连接,电力电量自我平衡。储能系统的应用使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更加主动和灵活,目前工程中还未大规模推广应用储能技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储能系统,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在微电网规划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的问题。离网型微电网中的储能系统主要用于稳定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而并网型微电网中的储能则需考虑其经济性运行。从目前微电网的应用以并网型微电网为主,离网型微电 ...
【技术保护点】
1.考虑源荷储协同运行的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步骤如下:a.模拟分布式电源出力特性及调研微电网负荷特性得出所述微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可信出力和负荷特性;b.生成微电网净负荷功率特性曲线;通过将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所述分布式电源可信出力和所述负荷特性进行叠加,得到微电网净负荷功率特性曲线;c.建立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上层优化模型;d.建立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下层优化模型;e.对所述上层优化模型和所述下层优化模型迭代求解,并得到最优的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1.考虑源荷储协同运行的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步骤如下:a.模拟分布式电源出力特性及调研微电网负荷特性得出所述微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可信出力和负荷特性;b.生成微电网净负荷功率特性曲线;通过将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所述分布式电源可信出力和所述负荷特性进行叠加,得到微电网净负荷功率特性曲线;c.建立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上层优化模型;d.建立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下层优化模型;e.对所述上层优化模型和所述下层优化模型迭代求解,并得到最优的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源荷储协同运行的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通过调研所述微电网所在区域或者周边区域的风光资源情况,采用可信出力模拟分布式电源典型日出力特性,得出分布式电源可信出力;通过调研微电网用户类型、用户规模以及典型用户负荷特性曲线模拟所述微电网的负荷特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源荷储协同运行的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上层优化模型以最小化储能一年的支出为目标,目标函数表达式如公式(1):minC=Cess+Cm-Bess(1);其中,Cess为储能投资的等年值,单位:万元;Cm为年运行维护费用,单位:万元;Bess为储能年运行收益,由下层优化模型得到;Cess、Cm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公式(2)和(3):Cm=ηmFess(3);其中,r为折现率;n为储能的折旧年限;ηm为储能的运行维护费率;Fess为储能初始投资费用,单位:万元,计算公式为公式(4):Fess=Erate+CE+PrateCP(4);其中,Erate为储能系统额定容量;Prate为储能系统额定功率;CE为储能系统的单位容量价格;CP为储能系统的单位功率价格;所述上层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储能额定功率和额定容量的限制,实际工程中主要的限制因素为储能场地建设条件,如以下公式(5):其中,Emin为储能额定容量下限;Emax为储能额定容量上限;Pmin为储能额定功率下限;Pmax为储能额定功率上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虑源荷储协同运行的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优化模型采用但不局限于粒子群算法求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源荷储协同运行的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家乐,王吉庆,马益平,严浩军,郭高鹏,豆书亮,汪雅静,张志刚,陈云辉,顾辰方,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