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及其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373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50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及其成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配件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及其成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厚度大,整体的配件重量过大,对新能源整车的动力电池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方法:采用7000系高性能铝合金为电池箱体的铸造原料,通过挤压成型电池箱体的组成部分和电池端板;在线淬火并人工时效;加工;组装;打磨;喷粉。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用于商务车或常用车内电池模组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及其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配件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能源结构安全和环境保护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迫在眉睫,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关怀备至。随着各项新技术的突破,新能源汽车发展越来越快,市场逐步扩大,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中,目前限制新能源发展的仍旧是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是衡量动力电池品质的关键性能参数。然而在新能源汽车中,更新材料换代,改进部分结构设计,减轻车体及零部件的重量,是一种提高动力电池效率,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重要手段。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和电池端板是电池主要的保护零部件,目前制造该类零部件的主要材料是6000系铝合金,而该系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大约为240Mpa,因此为保证电池箱体及端板的结构安全,导致加工制造过程中,电池箱体厚度较大,造成整体的配件重量过大,最终对新能源整车的动力电池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寻求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及电池端板的先进制造方法,整体降低动力电池及其配件的重量,对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池的续航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由箱体底板(1)、左边框(2)、右边框(3)、前面板(4)、后面板(5)、加强片(6)、挂载(7)和拉铆螺母(8)组成;所述箱体底板(1)由4~6块底板型材焊接而成;所述箱体底板(1)的下表面宽度方向固定有加强片(6),所述左边框(2)、右边框(3)、前面板(4)和后面板(5)竖直设置在箱体底板(1)的侧边,所述左边框(2)、右边框(3)、前面板(4)和后面板(5)的上侧均加工有上部外延,所述上部外延上加工有拉铆螺母(8),所述左边框(2)、右边框(3)、前面板(4)和后面板(5)的下侧均加工有下部外延,所述左边框(2)和右边框(3)...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由箱体底板(1)、左边框(2)、右边框(3)、前面板(4)、后面板(5)、加强片(6)、挂载(7)和拉铆螺母(8)组成;所述箱体底板(1)由4~6块底板型材焊接而成;所述箱体底板(1)的下表面宽度方向固定有加强片(6),所述左边框(2)、右边框(3)、前面板(4)和后面板(5)竖直设置在箱体底板(1)的侧边,所述左边框(2)、右边框(3)、前面板(4)和后面板(5)的上侧均加工有上部外延,所述上部外延上加工有拉铆螺母(8),所述左边框(2)、右边框(3)、前面板(4)和后面板(5)的下侧均加工有下部外延,所述左边框(2)和右边框(3)外侧间隔固定有若干个挂载(7);所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用于商务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片(6)的宽度为5~(15)mm,厚度为1~3mm。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由底板(9)、左纵梁(10)、右纵梁(11)、左斜梁(12)、前横梁(13)、右斜梁(14)、后横梁(15)、套筒(16)、通孔拉铆螺母(17)、左侧板(18)和右侧板(19)组成;所述底板(9)由4~6块底板型材焊接而成,所述底板(9)上均匀加工有若干个通孔拉铆螺母(17),所述底板(9)的前端为梯形,后端为长方形;所述左斜梁(12)、前横梁(13)、右斜梁(14)、后横梁(15)、左侧板(18)和右侧板(19)竖直设置在底板(9)的侧边,所述左侧板(18)的外侧加工有左纵梁(10),右侧板(19)的外侧加工有右纵梁(11),所述左纵梁(10)和右纵梁(11)的上端均加工有套筒(16);所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用于常用车。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铁明冯永平张建雷周古昕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