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氮共掺杂细菌纤维素衍生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杂原子共掺杂碳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氟、氮共掺杂细菌纤维素衍生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全球能源的消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加快,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当前人类发展面临的两大考验。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低成本、可持续并且环境友好的新型能量转换和存储装置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缓解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提到可持续并且环境友好的材料,人们首先想到就是碳材料。碳材料的来源非常丰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化学污染小。细菌纤维素(BC)是不含任何杂质的天然纤维素,它具有精细的网络结构、较高的机械强度、较高的吸水和保水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许多独特的性质。因此也被认为是性能最好、使用价值最高的纤维素,成为当今国际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1)细菌纤维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结晶度。与植物纤维素相比,细菌纤维素不含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杂质,以100%的纤维素形式存在。(2)精细的网络结构。细菌纤维素纤维是由直径3~4nm的微纤组合成20~100nm粗的纤维束,并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氮共掺杂细菌纤维素衍生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细菌纤维素膜盖在氟化铵上,碳化,洗涤,干燥,得到氟、氮共掺杂细菌纤维素衍生碳纳米纤维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氮共掺杂细菌纤维素衍生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细菌纤维素膜盖在氟化铵上,碳化,洗涤,干燥,得到氟、氮共掺杂细菌纤维素衍生碳纳米纤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膜、氟化铵的质量比为1:5-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膜具体为:将细菌纤维素分散液进行真空抽滤,形成细菌纤维素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分散液的固含量为0.60~0.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膜质量为6~7mg,厚度约为2.5~3.5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西,朱天宜,张超,刘思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