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地质体数值模型的耦合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3621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复杂地质体数值模型的耦合建模方法,涉及工程地质领域,涉及一种地质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保留地理信息系统中复杂地质体信息,并创建第一三维地质面、第一地下硐室结构模型和第一采场地质空间模型,分解处理后将第一三维地质面、第一地下硐室结构模型和第一采场地质空间模型转化为第二三维地质面、第二地下硐室结构模型和第二采场地质空间模型,并将第二三维地质面、第二地下硐室结构模型和第二采场地质空间模型转化为命令行节点操作创建可用于解决非线性问题以及大变形的岩石力学问题的复杂地质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对任意复杂地质体的数值建模,保证数值模型与实际地质体基本吻合,提高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的耦合建模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地质体数值模型的耦合建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地质领域,涉及一种地质信息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地质体数值模型的耦合建模方法,用于评价采矿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指标。
技术介绍
在采矿工程中,实际地层中的地质构造非常复杂,经常出现断层、褶皱、尖灭、不规则体等复杂地质体,这些地质体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原岩应力分布,从而影响实际地下采矿活动的安全性,所以,需要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计划地下采矿活动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加以分析和评估。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计划地下采矿活动开展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分析和评估的流程一般为:先建立地质体几何模型(即数值模型),对几何模型进行合理的网格划分生成网格模型;然后对网格模型赋参数,进行边界约束,并初始地应力数值;最后进行采矿开挖的模拟分析(即数值模拟分析)。因此,开展数值模拟分析首先要依据研究对象建立数值模型,而数值模型与实际工程的吻合程度将直接影响数值分析的准确性。采矿工程涉及的地质体构造十分复杂,针对复杂地质体进行数值建模并提高其数值模型与实际工程的吻合程度,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致力解决的问题。目前广泛应用的用于数值模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软件有FLA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杂地质体数值模型的耦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地下硐室设计参数,根据地下硐室开挖时的影响范围确定采场地质空间模型的参数;地下硐室设计参数包括地下硐室的形状、尺寸和具体位置;采场地质空间模型的参数包括采场地质空间的形状、尺寸和具体位置;步骤2,根据采场地质空间模型的参数收集所述采场地质空间模型涉及的勘探线剖面图和勘探线剖面图的地质信息,并创建包含各个勘探线剖面图及勘探线剖面图的地质信息的第一数据文件;第一数据文件中所有勘探线剖面图按照勘探线剖面图的实际位置、方位角和高程依次排列对齐;勘探线剖面图的地质信息包含采场地质空间模型涉及的地质体的信息;步骤3,根据第一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地质体数值模型的耦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地下硐室设计参数,根据地下硐室开挖时的影响范围确定采场地质空间模型的参数;地下硐室设计参数包括地下硐室的形状、尺寸和具体位置;采场地质空间模型的参数包括采场地质空间的形状、尺寸和具体位置;步骤2,根据采场地质空间模型的参数收集所述采场地质空间模型涉及的勘探线剖面图和勘探线剖面图的地质信息,并创建包含各个勘探线剖面图及勘探线剖面图的地质信息的第一数据文件;第一数据文件中所有勘探线剖面图按照勘探线剖面图的实际位置、方位角和高程依次排列对齐;勘探线剖面图的地质信息包含采场地质空间模型涉及的地质体的信息;步骤3,根据第一数据文件建立各个地质体间的第一三维地质面,根据地下硐室设计参数建立第一地下硐室结构模型,根据所述采场地质空间模型的参数建立第一采场地质空间模型;每个第一三维地质面均可以将第一采场地质空间模型完整分割为至少两部分;步骤4,在所述第一三维地质面上创建实体网格,获取实体网格的网格线与第一三维地质面的交叉点,创建包含所有所述交叉点的三维坐标信息的第二数据文件;步骤5,创建包含第一地下硐室结构模型和第一采场地质空间模型的边界曲线信息的第三数据文件,所述边界曲线信息包括用于描述边界曲线的分段拟合边界曲线的三维空间线段;步骤6,将第三数据文件中的边界曲线根据三维空间线段分割成多段线,并保存为第四数据文件;步骤7,在第一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软件中进行以下操作:(1)导入第四数据文件创建与第一地下硐室结构模型和第一采场地质空间模型对应的第二地下硐室结构模型和第二采场地质空间模型;(2)导入第二数据文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