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胜男专利>正文

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及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573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余能回收、将余能转化为电能的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包括余能回收机构,余能回收机构用于吸收散热装置释放的显热热能及辐射热能,余能回收机构内具有磁性金属导热流体;热动力转化机组,该热动力转化机组与余能回收机构连接,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组件,发电机组件与热动力转化机组传动连接,且发电机组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通过余能回收机构内流动的磁性金属导热流体吸收散热装置工作时产生的余热,并通过热动力转化组件和发电机组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再转化为电能,并将该部分电能再次利用,节约了能源,实现了余能的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及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吸收余能、并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备的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是现今社会一个热门话题,而新能源最常见的有电能、风能、太阳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的所有耗能设备都向着新能源靠拢,一方面是新能源更加节能、环保;另一方面就是新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一直获得国家的大力倡导;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投身于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是当代一个主流技术,随着全球能源短缺问题的浮现,以及科技的不断革新,新能源汽车已经研发成功,并且逐渐占据市场和科技主导地位。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电车和新能源氢气车,其中尤其以新能源电车技术最为成熟,使用效果最好。而未来,新能源汽车也将替代现有的燃油汽车,成为人们生活比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经研究发现,以电能为主要能源的新能源设备在工作时,动力电池会放热,其中大部分热量通过散热装置向外界排放,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属于能源的浪费;另外,将热量向外界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动力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能需要进一步处理、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余能回收机构,所述余能回收机构用于吸收散热装置释放的热能,所述余能回收机构内具有磁性金属导热流体;热动力转化机组,该热动力转化机组与所述余能回收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余能回收机构带动所述热动力转化机组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该热电机组还包括发电机组件,所述发电机组件与所述热动力转化机组传动连接,且所述发电机组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述余能回收机构包括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且所述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四周,所述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内部填充有所述磁性金属导热流体;所述磁性金属导热流体为通过载热体带动球墨烯磁流体复合物流动的磁性金属...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余能回收机构,所述余能回收机构用于吸收散热装置释放的热能,所述余能回收机构内具有磁性金属导热流体;热动力转化机组,该热动力转化机组与所述余能回收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余能回收机构带动所述热动力转化机组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该热电机组还包括发电机组件,所述发电机组件与所述热动力转化机组传动连接,且所述发电机组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述余能回收机构包括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且所述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四周,所述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内部填充有所述磁性金属导热流体;所述磁性金属导热流体为通过载热体带动球墨烯磁流体复合物流动的磁性金属导热流体,且所述磁性金属导热流体内部的球墨烯磁流体复合物通过与红外线辐射等离子共振效应吸收热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余能回收机构的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呈内部具有通道(109)的壳体结构,且所述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具有一进液管(101)和一出液管(102),所述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通过法兰接头与所述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连通;所述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的壳体结构为多层结构,以其内流淌的磁性金属导热流体为中心;靠近散热装置一侧,由散热装置至磁性金属导热流体所述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的壳体依次为铜银合金管壁(106)和碳晶辐射传热膜(107);远离散热装置一侧,由磁性金属导热流体至外侧所述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的壳体依次为碳晶辐射传热膜(107)、铜银合金管壁(106)和热电转换膜片(105);其中,所述碳晶辐射传热膜(107)之间形成为所述通道(109),所述磁性金属导热流体流通于该通道(109)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辐射传热膜(107)上形成有多个导热肋片(108);所述碳晶辐射传热膜(107)靠近余热集中的位置具有的导热肋片(108)的数量为2-4个;所述碳晶辐射传热膜(107)远离余热集中的位置具有的导热肋片(108)的数量为2-3个;且所述导热肋片(108)的截面形状呈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导热肋片(108)的底高比为1:6;所述导热肋片(108)的高度不大于6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余能回收机构的板片换热管段组件(1)的外部固定有电磁波发射板(2);所述电磁波发射板(2)包括绝缘板(201)、以及嵌装于所述绝缘板(201)上的金银合金线圈(203)和变频继电器(202),且所述变频继电器(202)通过主控制线(204)与所述金银合金线圈(203)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能转换热回收热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转换膜片(105)包括导热银膜(10501)、以及通过绝缘层(10502)隔离开的电热转换热敏半导体;所述电热转换热敏半导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刘胜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