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反射结构和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地,涉及一种减反射结构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显示产品的反射率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由于高反射率会严重影响显示产品的显示效果,因此都会在显示产品表面贴附或镀一层减反射层来降低反射率,但是仍有部分光会穿透显示产品表面进入到显示产品内部,在显示产品内部的各膜层交界处产生反射。其中,显示产品内部ITO膜层的反射最严重,由于ITO的折射率普遍在2.0左右,与其他材料相差很大,因此其存在时对反射率一定会有正增长影响,但是显示产品内部的很多功能如屏蔽(如对外界电磁场的屏蔽)、加热(如对液晶屏在较低环境温度下启动时进行加热)、导电等均需要ITO膜层实现。目前业内普遍通过特定ITO膜层厚度来降低其反射率,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并且ITO膜层做的很薄,电阻很大,这导致其导电性能和屏蔽能力并不好。因此,如何降低显示产品内部ITO膜层所增加的反射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反射结构和显示面板。该减反射结构能使由第二子层内部射至第二子层与第一子层的交界面、第二子层与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反射结构,包括基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一侧且依次远离所述基底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包括依次远离所述基底设置的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膜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所述基底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膜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结构之间的间隔区域内介质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膜层的折射率,且所述间隔区域内介质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基底的折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反射结构,包括基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一侧且依次远离所述基底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包括依次远离所述基底设置的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膜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所述基底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膜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结构之间的间隔区域内介质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膜层的折射率,且所述间隔区域内介质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基底的折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域内介质包括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均为条状,且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二结构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的厚度满足菲涅尔公式:n1*d1=λ/4(2k1+1);所述第二子层的厚度满足菲涅尔公式:n2*d2=λ/4(2k2+1);所述第二膜层的厚度满足菲涅尔公式:n3*d3=λ/4(2k3+1);其中,n1为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n2为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n3为所述第二膜层的折射率;d1为所述第一子层的厚度;d2为所述第二子层的厚度;d3为所述第二膜层的厚度;λ为入射至所述基底背向所述第一膜层一侧的光线的波长;k1、k2和k3均为整数,且k2=2k1,k2=3k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2.01,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满足(n1)2=nt*n2,其中,n1为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n2为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少晨,朱麾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专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