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涛专利>正文

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3169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它包括:密闭舱、负压泵、压力控制阀、测试模板、连接管、托盘和标本瓶,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可实现对多个甚至数十个以上测试模板的众多孔位同时加样,而且加样量足够大,用于临床检验的测试模板,通过人为干预环境的压力,实现临床标本快速加样的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显著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工作效率提高数十倍以上,大大节省了临床标本的处理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临床标本的加样工作快速准确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检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学临床检测等领域,临床标本的处理过程非常繁琐,常常伴随了大量的移液、加样、均混等操作,在此过程中,临床标本的加样效率显得非常重要。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临床标本测试模板,其多应用于医学临床检验领域中的细菌鉴定及其药敏鉴定实验。附图2是该测试模板标本测试孔的局部放大图,此类测试模板的加样量只能控制在25μL以下,且标本测试孔横置,不利于气体排出,容易在上部产生气阻。此外,在需要加样量更大时,上述结构就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使用的局限性受到限制,无法进一步扩展。例如,在支原体药敏鉴定试验中,临床标本的加样量要求是100μL,其加样工作只能手工完成,通常使用加样枪(或叫移液枪),工作人员每日需要检测的标本众多,需要对每一个标本对应的测试模板上的数十个孔位逐个加样,工作量巨大。其中在进行支原体检测或药敏测试时,待检测液中往往会有部分人体组织或粘液,在进行加样时,容易产生组织、粘液分配不均,造成管路堵塞或“跳孔”的现象,同时,由于增大了监测孔径,样液进入检测板的速度很快,很容易与残留在检测板内部的空气混合产生气泡,而且在进行一批样品检测后的加样装置内部如不进行及时的清洁工作则在下次检测工作时容易产生误差,上述情况下都会影响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还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从而影响下一步的诊断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同时,在能源无法进行供给的情况下,检测装置则变成了一堆“废物”,无法正常进行工作,最终检测人员只能采用原始的方法进行加样工作,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由此提高装置的适用性也是被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可实现对多个甚至数十个以上测试模板的众多孔位同时加样,且加样量足够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它包括:测试模板,所述测试模板包括表层、底层和模板,所述表层和底层分别贴附在模板的两相对面上,所述模板上设置有储液槽、辅助仓、气道、标本测试孔和液体流道;所述模板通过储液槽与连接管的一端连通,储液槽通过液体流道与标本测试孔连通;所述辅助仓与标本测试孔两两一组设置,辅助仓与标本测试孔间通过气道连通,测试孔和辅助仓为通孔结构,所述标本测试孔为垂直纵向设置,所述辅助仓的中心线与标本测试孔中心线呈0-90°夹角,所述连接管一端与储液槽连通,另一端设置有防堵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防堵装置的底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转轴通过轴承贯穿防堵装置的底面并与防堵装置连接,防堵装置内的转轴上设置有塔状螺旋叶片,塔状螺旋叶片的形状、尺寸与防堵装置内部适配,且塔状螺旋叶片与防堵装置的侧壁和底面间有间隙;露在防堵装置外侧的转轴上设置有桨片。进一步的,所述防堵装置呈锥形瓶状,在防堵装置的侧壁和底面上贯通地设置有过滤孔,过滤孔内径小于支流道的内径,过滤孔遍布在防堵装置的侧面和底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流道包括主流道和支流道,主流道通过支流道连通在标本测试孔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模板上还设置有预留舱,预留舱设置在储液槽与液体流道之间,且液体流道与预留舱连通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低于连接管与储液槽连通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的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它还包括:密闭舱、负压泵、压力控制阀、连接管、托盘和标本瓶,所述负压泵和压力控制阀分别安装在密闭舱上,并与密闭舱内部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标本瓶和测试模板上,所述托盘上等间距地并排设置有测试模板插槽,在测试模板插槽的一端设置有标本瓶托,标本瓶装置在标本瓶托上,测试模板插装在测试模板插槽上,托盘装置在密闭舱内。进一步地,所述密闭舱包括舱面板和舱门,所述密闭舱内部设置有柱型腔体和加样舱,所述舱门设置在加样舱上,舱门上装置有密封装置,所述柱型腔体内部的圆柱形空腔形成延伸舱,所述延伸舱内插入式装置有塞柱,塞柱插入延伸舱的一端设置有塞头,另一端连接有球形万向节,球形万向节上连接有丝杆。进一步地,所述塞头的材质为医用橡胶且塞头与延伸舱内壁之间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舱面板为双层板体结构,底板与顶板形成舱面板的主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表层和底层为透明薄膜层,表层和底层与测试孔和辅助仓设置成透明腔室。进一步的,所述主流道设置在模板的正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流道设置在模板的背面。进一步的,所述主流道与支流道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进一步的,桨片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0°至5°。进一步的,防堵装置的转轴下端,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有重物。进一步的,密闭舱与放置平面的之间设置有不少于密闭舱一半宽度的放置平面。进一步的,丝杆穿过支撑件上设置的螺孔与手柄相连,丝杆与支撑件上的螺孔螺纹配合,支撑件与密闭舱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塞柱外表面均匀地环设一圈或若干圈滑块,滑块上通透地设置有槽体。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穿过滑块槽体的部分为直光杆等结构,所述滑块槽体内设置有一层具有弹性的阻尼垫片。进一步的,将所述螺孔替换为带有内螺纹的超越离合器。进一步的,所述舱面板的顶层包括轴、扇叶、双扇叶,所述轴贯穿扇叶和双扇叶,并将扇叶和双扇叶固定在舱面板的侧壁上,使扇叶和双扇叶形成舱面板的顶板,所述扇叶设置在两个双扇叶之间,且扇叶和双扇叶的数量大于1,所述轴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轴进行90°旋转,进而扇叶和双扇叶与轴联动,使扇叶和双扇叶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下进行切换。进一步的,在舱面板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空间内装置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的数量大于等于1。进一步的,当数量大于1时,所述紫外线灯之间交错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灯还与轴交错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构成密封舱的板体由舱面板进行替换。进一步的,传动装置在电机的驱动下与轴联动。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上还可以连接有触发式开关,当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接近开关闭合,电机工作,带动轴、扇叶和双扇叶转动90度,所述扇叶和双扇叶处于竖直状态后,紫外线灯开始工作。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式开关为接近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可实现对多个甚至数十个以上测试模板的众多孔位同时加样,而且加样量足够大。(2)本技术显著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工作效率提高数十倍以上,大大节省了临床标本的处理时间。(3)在节省人工操作的同时,还解决了由于待检测样液中人体组织、体液等成分在待检测液中分布不均所导致的“跳孔”和通道堵塞等状况。(4)在进行加样时,由于样液进入检测板的速度很快,很容易与残留在检测板内部的空气混合产生气泡,最终导致检测孔不能充入足量的样液,或是样液被气泡阻隔,无法与检测样品完全接触,影响检测效果。(5)在能源无法供给时,提供了一种紧急手动加样功能的装置,使之适用性更强,同时在应对紧急情况可以进行应急使用。(6)在加样装置在进行加样工作后可以实现自清洁,这样可以减少清洁环节的人工损耗,使装置得以及时清理,降低了监测的误差率。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附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测试模板实施方式之一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的立体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测试模板(1),所述测试模板(1)包括表层(20)、底层(21)和模板(22),所述表层(20)和底层(21)分别贴附在模板(22)的两相对面上,所述模板(22)上设置有储液槽(5)、辅助仓(6)、气道(7)、标本测试孔(8)和液体流道(9);所述模板(22)通过储液槽(5)与连接管(3)的一端连通,储液槽(5)通过液体流道(9)与标本测试孔(8)连通;所述辅助仓(6)与标本测试孔(8)两两一组设置,辅助仓(6)与标本测试孔(8)间通过气道(7)连通,测试孔(8)和辅助仓(6)为通孔结构,所述标本测试孔(8)为垂直纵向设置,所述辅助仓(6)的中心线与标本测试孔中心线呈0‑90°夹角,所述连接管(3)一端与储液槽(5)连通,另一端设置有防堵装置(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测试模板(1),所述测试模板(1)包括表层(20)、底层(21)和模板(22),所述表层(20)和底层(21)分别贴附在模板(22)的两相对面上,所述模板(22)上设置有储液槽(5)、辅助仓(6)、气道(7)、标本测试孔(8)和液体流道(9);所述模板(22)通过储液槽(5)与连接管(3)的一端连通,储液槽(5)通过液体流道(9)与标本测试孔(8)连通;所述辅助仓(6)与标本测试孔(8)两两一组设置,辅助仓(6)与标本测试孔(8)间通过气道(7)连通,测试孔(8)和辅助仓(6)为通孔结构,所述标本测试孔(8)为垂直纵向设置,所述辅助仓(6)的中心线与标本测试孔中心线呈0-90°夹角,所述连接管(3)一端与储液槽(5)连通,另一端设置有防堵装置(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装置(31)的底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转轴(313)通过轴承贯穿防堵装置(31)的底面并与防堵装置(31)连接,防堵装置(31)内的转轴(313)上设置有塔状螺旋叶片(312),塔状螺旋叶片(312)的形状、尺寸与防堵装置(31)内部适配,且塔状螺旋叶片(312)与防堵装置(31)的侧壁和底面间有间隙;露在防堵装置(31)外侧的转轴(313)上设置有桨片(3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装置(31)呈锥形瓶状,在防堵装置(31)的侧壁和底面上贯通地设置有过滤孔(311),过滤孔(311)内径小于支流道(11)的内径,过滤孔(311)遍布在防堵装置(31)的侧面和底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标本快速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9)包括主流道(10)和支流道(11),主流道(10)通过支流道(11)连通在标本测试孔(8)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