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掘进速度影响煤体变形的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315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面掘进速度影响煤体变形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试验装置,包括“凹”字形的密封腔体和前置盒,密封腔体的凹口部构成试件放置腔,前压板配备有前压杆,试件放置腔的左、右、后侧配备有侧压板,侧压板的首端开有透气孔,侧压板配备有侧压杆,上垫板上方前后紧挨地设置有上压板,上压板均配备有上压杆,上压杆的端头采用两块夹板之间安装球形滚珠的结构,密封腔体的侧壁上开有流体入孔,前置盒的侧壁上开有流体出孔;准备煤粉;型煤试件制备;型煤试件安装;施加三轴应力;施加瓦斯压力;进行试验;同组其他试验,改变前压板后撤的应力或位移变化速度;整理试验数据。对型煤试件进行工作面掘进速度与煤体变形的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作面掘进速度影响煤体变形的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安全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工作面掘进速度影响煤体变形的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工作面应力大、瓦斯赋存量高,通常使掘进速度受到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超前钻孔、深孔松动爆破、水力压裂煤体等措施释放工作面前方的应力和瓦斯,使巷道掘进速度提高。工作面的掘进速度对煤矿井下生产作业有着直接的影响:掘进速度过慢影响采掘接替,延误生产;掘进速度过快,则会使工作面前方的应力和瓦斯来不及释放,易诱发生产事故。掘进速度的影响因素繁多复杂,对于煤与瓦斯突出工作面,工作面煤层应力和瓦斯含量是限制掘进速度的主要因素。受采动作业影响,煤层的原始应力受扰动致使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极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随着巷道前方掘进作业的推进,煤层应力也会不断向前方移动,通过监测煤层变形可有效了解煤层的应力状态并识别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风险性。因此,开展工作面掘进速度扰动煤层致煤体变形的动态试验,可为深入揭示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与风险识别提供理论支撑和工程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工作面掘进速度扰动煤层致煤体变形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现场,仅有的室内研究亦集中于二维相似模拟,且未考虑瓦斯压力影响,仍缺乏一种有效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来模拟真三轴应力状态下工作面掘进速度扰动煤层致煤体变形,从而研究真三轴应力状态下工作面掘进速度与各项参数煤体变形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三轴应力状态下工作面掘进速度对煤层变形的影响。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作面掘进速度影响煤体变形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凹”字形的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的凹口朝向前方,在密封腔体的前方设置有与凹口部等高、等宽的前置盒,所述前置盒的后部、顶部均敞开并正好与凹口部相连接,所述前置盒与密封腔体共用同一底板,且密封腔体的凹口部与前置盒之间左右紧挨地设置有若干前压板,从而使密封腔体的凹口部构成试件放置腔;每个所述前压板均配备有前压杆,前压杆由前向后穿过前置盒与各自对应的前压板相连,每个前压板对应的前压杆各自独立控制,并通过依次卸载模拟工作面的掘进速度;所述试件放置腔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配备有一块侧压板,侧压板的首端插入到密封腔体的对应侧壁上,并在首端开有透气孔用于连通试件放置腔与密封腔体,每块侧压板分别配备有一根侧压杆,侧压杆由外向内穿过密封腔体与侧压板的末端相连;所述试件放置腔及前置盒的内壁上缘共用同一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上方前后紧挨地设置有若干上压板,每个上压板均配备有上压杆,上压杆的端头采用两块夹板之间安装球形滚珠的结构,每个上压板对应的上压杆各自独立控制,并通过施加不同的载荷,以反映煤层顶板在非均布载荷下的不均匀变形;所述密封腔体的侧壁上开有流体入孔,前置盒的侧壁上开有流体出孔;步骤二、准备煤粉,将原煤破碎研磨至要求粒径范围,通过震动筛将研磨后煤粉筛分并烘干备用;步骤三、型煤试件制备,将煤粉按照粒径配比要求进行混合,并按比例添加煤粉粘结剂后搅拌均匀,将煤粉装入模具压制成方形块的型煤试件;步骤四、型煤试件安装,将压制好的型煤试件放入试验装置的试件放置腔内;步骤五、施加三轴应力,对试验装置的左、右、后方的侧压杆以及前压杆、上压杆施加应力,使型煤试件受到三轴约束;步骤六、施加瓦斯压力,通过流体入孔向试验装置内注入瓦斯气体,瓦斯气体通过左、右、后方侧压板上的透气孔进入型煤试件内部,使型煤试件内部形成一定的瓦斯压力并保持注气压力不变后进入下一步;步骤七、进行试验,将前压板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按照设置的应力或位移变化速度向远离型煤试件的方向依次后撤,通过记录左、右、后方侧压板和上压板不同位置处位移量,获得煤层变形数据,同时记录流体出孔瓦斯流量变化;步骤八、同组其他试验,改变前压板依次后撤的速度,重复步骤四至步骤七;步骤九、整理试验数据。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步骤一中,所述上压板共七个,前压板共六个。进一步优选为,步骤一中,所述流体入孔共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密封腔体的后侧壁上;所述流体出孔共一个,设置在前置盒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相应地,步骤六中,通过两个流体入孔同时向试验装置内注入瓦斯气体。采用密封腔体后侧壁左右对称进流体的方式,能使注入密封腔体的流体压力快速稳定,并均匀地通过三个方位的侧压板上的透气孔进入试件放置腔,节约试验准备时间,提高试验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步骤三中,所述型煤试件为600mm×600mm×100mm的方形块,相应地,步骤一中,所述试件放置腔也为600mm×600mm×100mm的方形腔。进一步优选为,步骤二中,原煤破碎研磨后在105~110℃烘干22~26小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对各压板施加的应力可真实模拟煤层三轴原岩应力状态,施加瓦斯气源可模拟瓦斯压力,前压板的逐次卸载模拟工作面掘进过程,其卸载速度可模拟工作面掘进速度,通过获取各压杆的位移变化量获得型煤试件变形量。本专利技术利用可施加真三轴应力的试验装置,并优化试验步骤,从而对型煤试件进行采掘扰动测试,以提供一种工作面掘进速度影响煤体变形的试验方法,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工程指导。附图说明图1本试验装置的俯视状态图。图2图1的A-A剖视图。图3图1的B-B剖视图。图4上压板的端头局部放大图。图中标记如下:密封腔体1、前置盒2、前压板3、前压杆4、底板5、试件放置腔6、侧压板7、侧压杆8、上垫板9、上压板10、上压杆11、流体入孔12、流体出孔13、第一密封圈14a、第二密封圈14b、第三密封圈14c、第四密封垫14d、盖板15、螺栓16、型煤试件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工作面掘进速度影响煤体变形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试验装置。结合图1—图3所示,试验装置主要由密封腔体1、前置盒2、前压板3、前压杆4、侧压板7、侧压杆8、上垫板9、上压板10、上压杆11组成。密封腔体1整体呈“凹”字形,密封腔体1的凹口朝向前方。在密封腔体1的前方设置有与凹口部等高、等宽的前置盒2。前置盒2的后部、顶部均敞开并正好与凹口部相连接。前置盒2与密封腔体1共用同一底板5,即前置盒2仅带有左、右、前侧壁。密封腔体1的凹口部与前置盒2之间左右紧挨地设置有若干前压板3,从而使密封腔体1的凹口部构成试件放置腔6,试件放置腔6用于放置型煤试件17。每个前压板3均配备有前压杆4,前压杆4由前向后穿过前置盒2与各自对应的前压板3相连,每个前压板3对应的前压杆4各自独立控制,并通过依次卸载模拟工作面的掘进速度。最好是,前压板3与前置盒2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试验者能在试验过程中观察试件表面的裂纹扩展情况。透明材质中尤以超高强韧度透明材料帕姆聚碳酸酯板为佳,其性能更优越。试件放置腔6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配备有一块侧压板7,侧压板7的首端插入到密封腔体1的对应侧壁上,在侧压板7首端开有透气孔7a用于连通试件放置腔6与密封腔体1。每块侧压板7分别配备有一根侧压杆8,侧压杆8由外向内穿过密封腔体1与侧压板7的末端相连。最好是,侧压板7采用矩形外框内设竖直隔条的结构,且竖直隔条正好错开透气孔7a,从而使密封腔体1内的流体能通过透气孔7a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面掘进速度影响煤体变形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凹”字形的密封腔体(1),所述密封腔体(1)的凹口朝向前方,在密封腔体(1)的前方设置有与凹口部等高、等宽的前置盒(2),所述前置盒(2)的后部、顶部均敞开并正好与凹口部相连接,所述前置盒(2)与密封腔体(1)共用同一底板(5),且密封腔体(1)的凹口部与前置盒(2)之间左右紧挨地设置有若干前压板(3),从而使密封腔体(1)的凹口部构成试件放置腔(6);每个所述前压板(3)均配备有前压杆(4),前压杆(4)由前向后穿过前置盒(2)与各自对应的前压板(3)相连,每个前压板(3)对应的前压杆(4)各自独立控制,并通过依次卸载模拟工作面的掘进速度;所述试件放置腔(6)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配备有一块侧压板(7),侧压板(7)的首端插入到密封腔体(1)的对应侧壁上,并在首端开有透气孔(7a)用于连通试件放置腔(6)与密封腔体(1),每块侧压板(7)分别配备有一根侧压杆(8),侧压杆(8)由外向内穿过密封腔体(1)与侧压板(7)的末端相连;所述试件放置腔(6)及前置盒(2)的内壁上缘共用同一上垫板(9),所述上垫板(9)上方前后紧挨地设置有若干上压板(10),每个上压板(10)均配备有上压杆(11),上压杆(11)的端头采用两块夹板(11a)之间安装球形滚珠(11b)的结构,每个上压板(10)对应的上压杆(11)各自独立控制,并通过施加不同的载荷,以反映煤层顶板在非均布载荷下的不均匀变形;所述密封腔体(1)的侧壁上开有流体入孔(12),前置盒(2)的侧壁上开有流体出孔(13);步骤二、准备煤粉,将原煤破碎研磨至要求粒径范围,通过震动筛将研磨后煤粉筛分并烘干备用;步骤三、型煤试件制备,将煤粉按照粒径配比要求进行混合,并按比例添加煤粉粘结剂后搅拌均匀,将煤粉装入模具压制成方形块的型煤试件;步骤四、型煤试件安装,将压制好的型煤试件放入试验装置的试件放置腔(6)内;步骤五、施加三轴应力,对试验装置的左、右、后方的侧压杆(8)以及前压杆(4)、上压杆(11)施加应力,使型煤试件受到三轴约束;步骤六、施加瓦斯压力,通过流体入孔(12)向试验装置内注入瓦斯气体,瓦斯气体通过左、右、后方侧压板(7)上的透气孔(7a)进入型煤试件内部,使型煤试件内部形成一定的瓦斯压力并保持注气压力不变后进入下一步;步骤七、进行试验,将前压板(3)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按照设置的应力或位移变化速度向远离型煤试件的方向依次后撤,通过记录左、右、后方侧压板(7)和上压板(10)不同位置处位移量,获得煤层变形数据,同时记录流体出孔(13)瓦斯流量变化;步骤八、同组其他试验,改变前压板(3)依次后撤的速度,重复步骤四至步骤七;步骤九、整理试验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面掘进速度影响煤体变形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凹”字形的密封腔体(1),所述密封腔体(1)的凹口朝向前方,在密封腔体(1)的前方设置有与凹口部等高、等宽的前置盒(2),所述前置盒(2)的后部、顶部均敞开并正好与凹口部相连接,所述前置盒(2)与密封腔体(1)共用同一底板(5),且密封腔体(1)的凹口部与前置盒(2)之间左右紧挨地设置有若干前压板(3),从而使密封腔体(1)的凹口部构成试件放置腔(6);每个所述前压板(3)均配备有前压杆(4),前压杆(4)由前向后穿过前置盒(2)与各自对应的前压板(3)相连,每个前压板(3)对应的前压杆(4)各自独立控制,并通过依次卸载模拟工作面的掘进速度;所述试件放置腔(6)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配备有一块侧压板(7),侧压板(7)的首端插入到密封腔体(1)的对应侧壁上,并在首端开有透气孔(7a)用于连通试件放置腔(6)与密封腔体(1),每块侧压板(7)分别配备有一根侧压杆(8),侧压杆(8)由外向内穿过密封腔体(1)与侧压板(7)的末端相连;所述试件放置腔(6)及前置盒(2)的内壁上缘共用同一上垫板(9),所述上垫板(9)上方前后紧挨地设置有若干上压板(10),每个上压板(10)均配备有上压杆(11),上压杆(11)的端头采用两块夹板(11a)之间安装球形滚珠(11b)的结构,每个上压板(10)对应的上压杆(11)各自独立控制,并通过施加不同的载荷,以反映煤层顶板在非均布载荷下的不均匀变形;所述密封腔体(1)的侧壁上开有流体入孔(12),前置盒(2)的侧壁上开有流体出孔(13);步骤二、准备煤粉,将原煤破碎研磨至要求粒径范围,通过震动筛将研磨后煤粉筛分并烘干备用;步骤三、型煤试件制备,将煤粉按照粒径配比要求进行混合,并按比例添加煤粉粘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鑫王刚孙路路倪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