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15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平台,包括主机架(7)、副机架(2)、分别装在主机架上的悬挂及载荷检测装置(5)、掘进载荷测试装置(6)、分别装在副机架上的平台升降装置(1)、输送链载荷加载装置(3)、载荷移动装置(4)。本发明专利技术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平台能够快速完成对农机具的挂接以及调位工作,能够对收获机的单个或多个挖掘铲进行不同角度和位置的掘进载荷测试,并能够对收获机的非静态倾斜输送链进行位置可调的持续或脉冲载荷的测试。操作简便,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能够快速完成对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试验测试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垄作作物收获机的作业性能关系到垄作作物的收获质量,为提高垄作作物收获机的作业性能,对其性能进行测试非常重要,目前尚未发现专门针对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平台。挖掘和输送是垄作作物收获机作业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因此对垄作作物收获机挖掘铲的掘进性能和输送链的输送性能是衡量其作业性能的主要指标,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对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挖掘铲和输送链进行载荷测试的收获机性能测试平台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是设计一种不仅能够对垄作作物收获机进行悬挂和调位,还能够对收获机挖掘铲和输送链进行持续或脉冲载荷的测试,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平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平台,包括主机架7、副机架2、分别装在主机架上的悬挂及载荷检测装置5、掘进载荷测试装置6、分别装在副机架上的平台升降装置1、输送链载荷加载装置3、载荷移动装置4,平台升降装置1包括焊接在副机架上的电动千斤顶安装底座8、多个通过螺栓安装在电动千斤顶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7)、副机架(2)、分别装在主机架上的悬挂及载荷检测装置(5)、掘进载荷测试装置(6)、分别装在副机架上的平台升降装置(1)、输送链载荷加载装置(3)、载荷移动装置(4),平台升降装置(1)包括焊接在副机架上的电动千斤顶安装底座(8)、多个通过螺栓安装在电动千斤顶安装座上的电动千斤顶(9)、通过螺栓与电动千斤顶连接的升降梁(11)、通过螺栓与升降梁连接的平台(10),输送链载荷加载装置(3)包括导轨(13)、有底部中心孔的配重框(16)、缸体固定在机架底部且伸缩杆一端穿过机架底部中心孔后固定在配重框上的第一伸缩式液压缸(17)、与配重框底...

【技术特征摘要】
1.垄作作物收获机的性能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7)、副机架(2)、分别装在主机架上的悬挂及载荷检测装置(5)、掘进载荷测试装置(6)、分别装在副机架上的平台升降装置(1)、输送链载荷加载装置(3)、载荷移动装置(4),平台升降装置(1)包括焊接在副机架上的电动千斤顶安装底座(8)、多个通过螺栓安装在电动千斤顶安装座上的电动千斤顶(9)、通过螺栓与电动千斤顶连接的升降梁(11)、通过螺栓与升降梁连接的平台(10),输送链载荷加载装置(3)包括导轨(13)、有底部中心孔的配重框(16)、缸体固定在机架底部且伸缩杆一端穿过机架底部中心孔后固定在配重框上的第一伸缩式液压缸(17)、与配重框底部中心孔对齐的形状为空心阶梯轴且焊接在配重框底部的配重框底座(15)、配重杆(20)、配重杆底座(21)、法兰轴(22)、带挂接杆(27)和装在挂接杆上的两端带导向轴承(33)的导向杆(32)的加载小车(12),配重杆上有上阶梯实心轴(20—1)和下阶梯空心轴(20—2),配重块底座固定在配重杆上的上阶梯实心轴和下阶梯空心轴的连接处且安装在配重框底座上,配重块穿过配重杆上的上阶梯实心轴且通过与上阶梯实心轴螺纹配合的螺母而紧压在配重块底座上,配重杆上的下阶梯空心轴穿过配重框底部中心孔而伸出配重框底座外,法兰轴(22)上端伸入配重杆上的下阶梯空心轴中且通过固定销固定在配重框上,第一力传感器(14)固定在法兰轴上,加载小车的挂接杆(27)与第一力传感器内螺纹连接,载荷移动装置(4)包括固定横梁(36)、焊接在固定横梁上的固定立柱(37)、焊接在固定立柱上的固定纵梁(38)、焊接在固定纵梁上的移动横梁组件齿条运动轨道(39)、移动横梁组件、移动框,移动横梁组件包括两根移动横梁端轴(42)、滚动轴承(43)、带前、后折弯板的移动横梁连接框(44)、第一运动齿轮(45)、第一轴承座(46)、移动横梁驱动电机(47)、传动齿轮(48)、第一驱动齿轮(49)、传动轴(50)、两根折弯横梁(51)、移动框齿条轨道(52)、第一锁紧螺栓(53)、第一锁紧压板(54)、第一锁紧手柄(55),每根移动横梁端轴(42)穿过对应移动横梁连接框(44)的中心孔并焊接在移动横梁连接框(44)上,两根相同的折弯横梁(51)分别与移动横梁连接框(44)的前、后两个折弯板内壁焊接构成移动横梁,滚动轴承(43)安装在移动横梁端轴(44)上并采用卡簧进行约束,第一锁紧压板(54)通过螺栓安装在移动横梁连接框(44)的下折弯板上,第一锁紧螺栓(53)螺栓头与第一锁紧手柄(55)焊接而螺杆穿过第一锁紧压板(54)并与焊接在移动横梁连接框下折弯板的内壁上的螺帽配合,传动轴(50)的两端分别装有第一运动齿轮(45),移动横梁连接框(44)上折弯板上分别装有第一轴承座(46),移动横梁驱动电机(47)装在移动横梁连接框(44)上,移动横梁驱动电机(47)的动力输出轴上装有第一驱动齿轮(49),传动轴(50)上安装有传动齿轮(48)并与第一驱动齿轮(49)啮合,移动框齿条轨道(52)焊接在折弯横梁(51)下折弯板内壁上,传动轴(50)两端的第一运动齿轮(45)分别与固定纵梁(38)上焊接的移动横梁齿条轨道上的齿条啮合,移动横梁端轴(42)上的滚动轴承(43)分别与固定纵梁(38)的下折弯板的内壁接触,移动框包括第二锁紧手柄(56)、第二锁紧压板(57)、第二轴承座(58)、第三轴承座(58—1)、从动齿轮轴(59)、第二运动齿轮(60)、第三运动齿轮(60—1)、移动框框体(61)、第二锁紧螺栓(63)、移动框驱动电机(64)、第二驱动链轮(65)、主动齿轮轴(66)、主动链轮(67),主动齿轮轴(66)和从动齿轮轴(59)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座(58—1)、第二轴承座(58)与移动框框体(61)连接,从动齿轮轴(59)的两端装有与移动框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文裕熊昌国余满江庹洪章王攀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