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989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水塔,包括塔体,设置在塔体下部的进气口和塔体顶部的出气口,待冷却水循环装置,进气口包括设置于塔体侧壁上的至少两个,且各进气口设置有防尘网,出气口处设置有散热风扇,待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与塔体下部相连通的补水池,分布于散热风扇下方的排水管,排水管通过上水管、泵与补水池相连,第一支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分成至少两条支路,且各支路上均匀安装有竖直的螺旋喷雾头,第二支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分成至少两条支路,且各支路的长短不同,支路的端部安装有水平的螺旋喷雾头,第三支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分成至少两条支路,各支路的端部安装有水平的螺旋喷雾头。该冷却水塔通过合理设置喷淋设施结构,提高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水塔
本技术属于冷却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冷却水塔。
技术介绍
冷却水塔是一种将水冷却的装置,水在其中与流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质交换,致使水温下降;它广泛应用于空调循环水系统和工业用循环水系统中。在一定水处理情况下,冷却效果是冷却塔重要性能之一,在选用冷却塔时,主要考虑冷却程度、冷却水量、湿球温度是否有特殊要求,通常安装在通风比较好的地方。冷却水塔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待冷却的水从水塔顶部通过管道向下喷洒,冷却水塔两侧设置有镂空散热板用于进风,冷却水塔顶部设置有抽风机,用于把空气从塔中抽出,从而利于气流流动,加速水体的降温。现有的待冷却水喷洒装置结构简单,无法实现待冷却水与空气的充分接触,影响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水塔,通过设置具有特定结构的待冷却水喷洒装置,提高待冷却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冷却效率的提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冷却水塔,包括塔体,设置在塔体下部的进气口和塔体顶部的出气口,以及待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进气口包括设置于塔体侧壁上的至少两个,且各进气口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散热风扇,待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设置在塔体下部的进气口和塔体顶部的出气口,以及待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进气口包括设置于塔体侧壁上的至少两个,且各进气口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散热风扇,待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与塔体下部相连通的补水池,分布于散热风扇下方的排水管,排水管通过上水管、泵与补水池相连,塔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线,所述排水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三支,第一支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分成至少两条支路,且各支路上均匀安装有竖直的螺旋喷雾头,第二支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分成至少两条支路,且各支路的长短不同,支路的端部安装有水平的螺旋喷雾头,第三支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分成至少两条支路,且各支路的长短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设置在塔体下部的进气口和塔体顶部的出气口,以及待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进气口包括设置于塔体侧壁上的至少两个,且各进气口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散热风扇,待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与塔体下部相连通的补水池,分布于散热风扇下方的排水管,排水管通过上水管、泵与补水池相连,塔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线,所述排水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三支,第一支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分成至少两条支路,且各支路上均匀安装有竖直的螺旋喷雾头,第二支排水管沿水平方向分成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冬王志敏宁光忠闫振邦田华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新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