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广信专利>正文

多动力复合钻具、制备方法及型桩技术

技术编号:199285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动力复合钻具、制备方法及型桩。该钻具包括:依次同轴相套的下动力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所述下动力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分别配备有一动力机构;所述下动力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之中至少一者由一具有挤、排土复合功能的钻具主体构成。该复合钻具进行施工时,各个钻具由传统的联动方式转化为主动驱动的方式,挤土、排土同时俱进,并可一次性完成成孔和砼压灌成桩,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工效的提高;桩身的变径,合理的工法,使得单桩承载力更进一步得提高,从而降低了成本;以上综合因素缩短了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动力复合钻具、制备方法及型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动力复合钻具、制备方法及型桩。
技术介绍
在建筑结构或桥梁、港口、铁路、公路、机场、水利水电设施等工程软基处理中,需要进行处理场地土的地基土由浅到深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值变化规律一般可划分为软弱场地土、中软场地土、中硬场地土、坚硬场地土。根据场地土软硬程度和各土层分布情况可以把地基土简单划分为挤土区(软弱场地土、中软场地土,其中含水量较高或饱和黏性土除外);排土区(中硬场地土、坚硬场地土除外)。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一般采取以桩体置换地基土为主的长螺旋压灌桩—CFG桩工法。近年来又发展出一些新型挤土工法,如螺纹桩(螺杆桩和浅螺纹桩)、双向螺旋挤土桩(简称SDS桩)。以上挤土工法是通过改进设备、增加自重,加大动力机构动能,使之特制钻具扭矩变大。以上钻具成孔时以挤土为主,钻进并挤土到设计深度后,提钻同时压灌砼成桩至设计标高,因此出土量很少,加密了桩周土密实度。上述两种工法在各种地层中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地基土的承载力。但对于复杂多样的地基土层,两种工法所使用的钻具功能较为单一,在浅层的软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动力复合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同轴相套的下动力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所述下动力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分别配备有一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能够单独驱动其对应钻具进行旋转;所述下动力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之中至少一者由一具有挤、排土复合功能的钻具主体构成,所述具有挤、排土复合功能的钻具主体的中芯管的外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加,并按照预定的挤土比进行变化;所述挤土比被定义为中芯管外直径与钻具主体直径之比;所述钻具主体的螺旋叶片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以使所有螺旋叶片的外轮廓呈等直径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动力复合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同轴相套的下动力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所述下动力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分别配备有一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能够单独驱动其对应钻具进行旋转;所述下动力钻具、中动力钻具和上动力钻具之中至少一者由一具有挤、排土复合功能的钻具主体构成,所述具有挤、排土复合功能的钻具主体的中芯管的外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加,并按照预定的挤土比进行变化;所述挤土比被定义为中芯管外直径与钻具主体直径之比;所述钻具主体的螺旋叶片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以使所有螺旋叶片的外轮廓呈等直径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动力复合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动力钻具包括:下动力头和外套筒钻具;所述下动力头设置于所述外套筒钻具的上端,用于驱动所述外套筒钻具进行旋转动作;所述外套筒钻具采用以挤土为主的挤排土复合钻具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动力复合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动力钻具还包括:下排土槽;所述下排土槽设置于所述下动力头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动力复合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动力钻具包括:中动力头、中间套筒钻具和中提升装置;所述中动力头设置于所述中间套筒钻具的上端,用于驱动所述中间套筒钻具进行旋转动作;所述中提升装置设置于所述中动力头的下端,用于带动所述下动力钻具进行升降动作;所述中间套筒钻具采用以挤土为主的挤排土复合钻具主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动力复合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动力钻具还包括:中排土槽和中限位装置,所述中排土槽设置于所述中动力头的上端;所述中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中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信
申请(专利权)人:李广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