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2643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冷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带钢规格、碳当量判定是否进行防鼓包生产模式,一旦进入该模式后,按以下步骤实施:获取板材在退火炉的缓冷段以及闪冷段的缓冷段板温和闪冷段板温;基于所述缓冷段板温调整所述退火炉的缓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基于所述闪冷段板温调整退火炉的闪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缩小板辊间温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
,特别涉及一种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钢材生产的多样性、表面质量的稳定性提出较高要求。极限规格宽幅汽车板是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但是,宽幅汽车板生产难度大,在冷区极易出现瓢曲、鼓包、划伤现象,严重制约了产品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降低冷区温度和张力的方法,用以降低上述缺陷;但对于超极限规格的IF钢,冷区鼓包、划伤缺陷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超极限规格宽幅的IF钢鼓包缺陷发生率高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带钢规格、碳当量判定是否进行防鼓包生产模式,一旦进入该模式后,按以下步骤实施:获取板材在退火炉的缓冷段以及闪冷段的缓冷段板温和闪冷段板温;基于所述缓冷段板温调整所述退火炉的缓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基于所述闪冷段板温调整退火炉的闪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缩小板辊间温差。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缓冷段板温调整所述退火炉的缓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带钢规格、碳当量判定是否进行防鼓包生产模式,一旦进入该模式后,按以下步骤实施:获取板材在退火炉的缓冷段以及闪冷段的缓冷段板温和闪冷段板温;基于所述缓冷段板温调整所述退火炉的缓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基于所述闪冷段板温调整退火炉的闪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缩小板辊间温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带钢规格、碳当量判定是否进行防鼓包生产模式,一旦进入该模式后,按以下步骤实施:获取板材在退火炉的缓冷段以及闪冷段的缓冷段板温和闪冷段板温;基于所述缓冷段板温调整所述退火炉的缓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基于所述闪冷段板温调整退火炉的闪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缩小板辊间温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缓冷段板温调整所述退火炉的缓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包括:将所述缓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设置为所述缓冷段板温的1.8~2倍;其中,按照下述公式TT1=αT11执行控制;TT1为缓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设定值;α为安全系数,范围为1.8~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闪冷段板温调整所述退火炉的闪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包括:将所述闪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设置为所述闪冷段板温的1.9~1.95倍;其中,按照下述公式TT2=αT22执行控制;TT2为闪冷段的顶辊室温度和底辊室温度设定值;α为安全系数,范围为1.9~1.9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F钢鼓包缺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缓冷段的温度设定为480~490℃;其中,所述缓冷段的带钢温度按下述公式执行控制:T1为缓冷段带钢温度设定值,T11为缓冷段防鼓包带钢温度设定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方王道金任伟超常树林李振付万顺张阳阳马壮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