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采工作面下端头联动液压组合梁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支护
,具体而言,涉及综采工作面下端头联动液压组合梁。
技术介绍
“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底板多为页岩、砂质泥岩、泥岩等,较松软且遇水彭胀,巷道变形量大,无法安装端头支架,大部分矿区采用单体Π钢组合梁联合支柱,该支护存在以下弊端:底板松软单体支护钻底量大,很难达到初撑力要求,无法实现对端头顶板的有效控制。单体Π钢组合梁联合支护,需人工串梁,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串梁期间均需停机作业,无法实现连续生产,尤其在多循环作业时,大大降低生产工效。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运输机机头上串下滑现象,为保证转载机正常接煤需要随时摆移转载机,造成单体∏钢组合梁无法按正常位置支设。导致工作效率低,安全性差。因此,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综采工作面下端头联动液压组合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采工作面下端头联动液压组合梁,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工作效率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下端头联动液压组合梁,包括转载机、伸缩杆、对π钢和控制器;多个所述伸缩杆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采工作面下端头联动液压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载机、伸缩杆、对π钢和控制器;多个所述伸缩杆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载机上,所述伸缩杆顶部通过对π钢固定卡箍与所述对π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转载机上;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采工作面下端头联动液压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载机、伸缩杆、对π钢和控制器;多个所述伸缩杆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载机上,所述伸缩杆顶部通过对π钢固定卡箍与所述对π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转载机上;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采工作面下端头联动液压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载机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伸缩杆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转载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采工作面下端头联动液压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插设在所述固定底座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采工作面下端头联动液压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沿其径向的第一定位固定孔,所述伸缩杆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固定孔,所述第一定位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固定孔通过销轴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军,张晓伟,陈洪义,李明亮,司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河南新能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