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外檐窗附框漏水的企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50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44
一种防止外檐窗附框漏水的企口结构,包括门窗附框、企口,企口设置在门窗附框安装过程中预留的窗洞口处,企口的大小采用室内部分小,室外部分大的结构,门窗附框安装在企口低处。所述门窗附框与企口处留有5~10mm间隙,门窗附框固定后,在外墙抹灰时,门窗附框与室外的企口用水泥砂浆抹平,整个门窗与室内的企口相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传统的预留洞口的结构上设置了企口使混凝土的窗洞口存在了错台,由于企口存在高差,能够有效防止附框漏水的现象发生;同时外侧的封堵与外墙抹灰施工时一起进行增加了附框的安装强度,有效的提高了窗户的防水抗渗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外檐窗附框漏水的企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门窗抗渗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外檐窗附框漏水的企口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门窗抗渗主要依赖于在附框中采用干硬性防水砂浆填塞,由于门窗安装在结构施工后进行,为防止因结构尺寸偏差造成门窗无法安装的情况,通常需要将预留的洞口适当加大,后采用安装附框及对附框塞缝进行防水处理,容易造成漏水隐患;而且又由于过程中的监管难度大,砂浆开裂、干硬性程度不好把握以及附框塞缝的毛细现象难以解决等均会对外檐窗交付后形成渗漏风险。CN201610384632.1的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外窗混凝土附框抗渗漏结构、外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针对附框外部收口所设计的结构,解决传统附框及施工中存在的外窗四周防水薄弱、窗边保温收口空间不足、固定片抹灰隐藏影响窗边垂直度等问题,但是无法运用于飘窗外口,抗渗漏结构施工复杂程度高,逐级递减极易产生变形影响外观。CN201020296711.5的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带抗渗漏门、窗框的预制构件,为安装和固定门窗设计卡沟和卡槽,通过在门窗洞口预埋卡勾与之后门窗的卡槽相扣,预埋位置需要准确,构件存在缝隙和渗漏隐患。CN201621114309.4的对比文件3公开了一种空调搁板与飘窗整体浇筑模板支撑结构,将飘窗板与空调板整体浇筑,提高飘窗和空调搁板整体浇筑施工质量,但是没有涉及抗渗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门窗抗渗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外檐窗附框漏水的企口结构,既能保证附框安装的强度,又能增加门窗的抗渗性。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外檐窗附框漏水的企口结构,包括门窗附框、企口(砍台),企口设置在门窗附框安装过程中预留的窗洞口处,企口的大小采用室内部分小,室外部分大的结构,门窗附框安装在企口低处(后续再通过抹灰作业将门窗附框与企口高处抹平)。按上述方案,所述门窗附框与企口处留有5~10mm间隙,门窗附框固定后,在外墙抹灰时,门窗附框与室外的企口用水泥砂浆抹平,整个门窗与室内的企口相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传统的预留洞口的结构上设置了企口使混凝土的窗洞口存在了错台,企口的大小采用室内部分小,室外部分大的方式进行施工,然后在企口的位置安装附框,由于企口存在高差,能够有效防止附框漏水的现象发生;同时外侧的封堵与外墙抹灰施工时一起进行增加了附框的安装强度,有效的提高了窗户的防水抗渗性能;2、由于提前设置了企口,使附框安装时能够快速嵌入孔洞,能够增大附框的调节空间,缩短安装工时,提高工作效率;3、解决了对比文件1没有针对门窗结构进行设计,且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解决了对比文件2中门窗周边的抗渗加强没有体现出来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止外檐窗附框漏水的企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企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中心线,2、外墙结构,3、企口,4、窗洞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防止外檐窗附框漏水的企口结构,包括门窗附框、企口3(砍台),企口3设置在门窗附框安装过程中预留的窗洞口4处,企口3的大小采用室内部分小,室外部分大的结构,门窗附框安装在企口3低处;门窗附框与企口3处留有5~10mm间隙,门窗附框固定后,在外墙抹灰时,门窗附框与室外的企口3用水泥砂浆抹平,整个门窗与室内的企口3相平。本技术的施工流程:结构放线及企口模板制作及施工→混凝土浇筑→拆模→门窗附框安装及防水塞缝处理。第一步:结构放线及企口模板制作及施工:本技术是利用在模板支模时,将模板做企口3,模板制作时首先根据外墙结构2的墙体中心线1制作一块企口模板,企口模板的宽度为:外墙结构尺寸/2+50~70mm,企口模板的厚度为50~70mm,企口模板的长度为需要封闭的外墙结构尺寸,安装的位置如图2所示。第二步:混凝土浇筑由于在模板支模时设置了企口3,浇筑混凝土时一次浇筑,使整个企口3与外墙结构2为一整体。第三步:拆模在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将模板进行拆除。第四步:门窗附框安装及防水塞缝处理安装门窗附框时,将门窗附框安装在企口3处,门窗附框与企口3处留有5~10mm间隙,门窗附框固定后,在外墙抹灰时,将门窗附框与外侧的企口3用水泥砂浆抹平,使整个窗口与室内的企口3相平。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外檐窗附框漏水的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窗附框、企口,企口设置在门窗附框安装过程中预留的窗洞口处,企口的大小采用室内部分小,室外部分大的结构,门窗附框安装在企口低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外檐窗附框漏水的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窗附框、企口,企口设置在门窗附框安装过程中预留的窗洞口处,企口的大小采用室内部分小,室外部分大的结构,门窗附框安装在企口低处。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伟李林李少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