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永立专利>正文

一种防堵塞的水利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38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水利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所述管体的底部且位于箱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管体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大刀片对管体内腔的杂质进行粉碎,通过螺旋叶片对管体内腔的杂质污泥等进行输送,从而将管道拐弯处的杂质粉碎后输送走,解决了水管在排放污水的过程中管道内腔容易堆积杂质污泥等,尤其是管道的拐弯处,长时间造成管道的堵塞,从而影响污水正常排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的水利管道
本技术涉及市政
,具体为一种防堵塞的水利管道。
技术介绍
市政是指城市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也指市场贸易事务,城市管理工作。包括工商业、交通、公安、文教、环境、卫生、基本建设等,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及其过程,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现如今市政公路两边,工厂、居民小区里的排水管道主要有水泥管、PVC、PE等,水管在排放污水的过程中管道内腔容易堆积杂质污泥等,尤其是管道的拐弯处,长时间造成管道的堵塞,从而影响污水的正常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的水利管道,具备防止管道拐弯处堵塞的优点,解决了水管在排放污水的过程中管道内腔容易堆积杂质污泥等,尤其是管道的拐弯处,长时间造成管道的堵塞,从而影响污水正常排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的水利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的水利管道,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4),所述管体(1)的底部且位于箱体(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转轴固定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管体(1)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竖杆(8),所述第一竖杆(8)的底部贯穿管体(1)并延伸至箱体(2)的内腔,所述密封箱(4)的内腔设置有第二竖杆(9),所述第二竖杆(9)的顶部依次贯穿密封箱(4)和管体(1)并延伸至箱体(2)的内腔,所述第一竖杆(8)和第二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的水利管道,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4),所述管体(1)的底部且位于箱体(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转轴固定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管体(1)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竖杆(8),所述第一竖杆(8)的底部贯穿管体(1)并延伸至箱体(2)的内腔,所述密封箱(4)的内腔设置有第二竖杆(9),所述第二竖杆(9)的顶部依次贯穿密封箱(4)和管体(1)并延伸至箱体(2)的内腔,所述第一竖杆(8)和第二竖杆(9)位于箱体(2)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0),所述第一锥齿轮(7)与第二锥齿轮(10)啮合,所述第二竖杆(9)位于密封箱(4)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1),所述第三锥齿轮(11)啮合有第四锥齿轮(12),所述第四锥齿轮(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立耿传宇谢简云
申请(专利权)人:董永立耿传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