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广州专利>正文

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38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其结构包括底座、放置板、安装块、进水管、端盖、主体、散热网、第一连接块、第一出水槽、第二出水槽、第二连接块、第三出水槽、第三连接块,放置板安装于底座上端,安装块下端与放置板上端相焊接,进水管安装于端盖左侧,农民将田地的水源接入至进水管内,通过水泵将水源从分流管分流出至第一出水槽与第二出水槽及第三出水槽,当内部进水管积淤过多时,驱动电机启动,转轴发生旋转,通过传动轴将旋转动能传递给传动齿轮,使得连杆将拉动刮杆与刮头在内部进水管内壁进行移动,将附着的淤泥从内部进水管左端推出,使得淤泥不在设备内积蓄,影响内部零件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
本技术是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属于水利

技术介绍
目前,在水利工程领域中,尤其涉及到农田的水利工程中,往往只是将河道中的水灌溉到农田中,而在这过程中,水资源只能进行一次利用,就排到河道中,没有进行后续有效的处理,往往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21234809.6的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其结构包括田区和田埂,所述田埂设置于田区的四周,所述田埂和田区之间开有滤水渠,所述滤水渠的下表面卡接有滤水阀,所述田区的一侧连接有缓冲渠,所述缓冲渠的一端与田区之间嵌接有排水阀,所述缓冲渠的另一端连接有聚水渠,所述聚水渠的一侧开有肥料添加槽,但是该现有技术由于农田淤泥较多,在吸水的同时容易吸取淤泥堵塞水泵,使得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以解决现有由于农田淤泥较多,在吸水的同时容易吸取淤泥堵塞水泵,使得设备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其结构包括底座、放置板、安装块、进水管、端盖、主体、散热网、第一连接块、第一出水槽、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座(1)、放置板(2)、安装块(3)、进水管(4)、端盖(5)、主体(6)、散热网(7)、第一连接块(8)、第一出水槽(9)、第二出水槽(10)、第二连接块(11)、第三出水槽(12)、第三连接块(13),所述放置板(2)安装于底座(1)上端,所述安装块(3)下端与放置板(2)上端相焊接,所述进水管(4)安装于端盖(5)左侧,所述散热网(7)嵌入安装于主体(6)表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块(8)与第二连接块(11)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出水槽(9)与第二出水槽(10)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三出水槽(12)安装于第三连接块(13)下端,所述主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座(1)、放置板(2)、安装块(3)、进水管(4)、端盖(5)、主体(6)、散热网(7)、第一连接块(8)、第一出水槽(9)、第二出水槽(10)、第二连接块(11)、第三出水槽(12)、第三连接块(13),所述放置板(2)安装于底座(1)上端,所述安装块(3)下端与放置板(2)上端相焊接,所述进水管(4)安装于端盖(5)左侧,所述散热网(7)嵌入安装于主体(6)表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块(8)与第二连接块(11)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出水槽(9)与第二出水槽(10)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三出水槽(12)安装于第三连接块(13)下端,所述主体(6)包括固定块(601)、分流管(602)、滑块(603)、连杆(604)、传动齿轮(605)、驱动电机(606)、转轴(607)、传动轴(608)、外壳(609)、水泵(610)、刮杆(611)、内部进水管(612)、刮头(613),所述内部进水管(612)安装于固定块(601)下端,所述分流管(602)与内部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州李苏玲林秋宏马晴
申请(专利权)人:张广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