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22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包括安全柜本体,所述安全柜本体内设置有工作区,所述工作区的上部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上部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内设置有风箱隔板,所述风箱隔板将所述风箱分隔成左风箱和右风箱,所述左风箱和所述右风箱沿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所述左风箱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左风机,所述右风箱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右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风箱的长度与宽度相差大而导致的风速偏差,保证了进入到工作区的下降风速更加均匀,有效保护工作区内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
本技术涉及生物安全柜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
技术介绍
生物安全柜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样本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根据YY0569-2011《Ⅱ级生物安全柜》标准要求,生物安全柜分为A1型、A2型、B1型以及B2型,其中A1、A2型生物安全柜在实验室内独立使用,不需要安装外排管道和风机,B1、B2型生物安全柜需要在实验室安装外排管道和外排风机,才能实现生物安全柜的各项功能。根据生物安全柜人员、产品和交叉污染保护要求,经过送风过滤器的空气进入到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区形成下降气流,实现在工作区的产品和交叉污染保护。标准要求生物安全柜的下降风速允许偏差范围是±0.08m/s,如果超过这个偏差要求,生物安全柜不能实现工作区的产品和交叉污染保护功能。现有技术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生物安全柜的送风采用单风机和风箱结构,风机13位于风箱14的中部,空气由风机13驱动,进入风箱14,经过滤器1过滤后进入到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区15,形成下降气流。现有技术方案的缺点是风机13位于风箱14的中心位置,并且风箱14的长度L1大于风箱14的宽度W1。当L1>W1时,由于风机13的驱动,根据距离越近风速越大的原理,风箱14长度方向上的空气速度会低于风箱14宽度方向上的空气速度,造成工作区15的下降气流在长度方向上形成较大的风速偏差,影响工作区15的产品和交叉污染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解决空气经单风机驱动下降风速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包括安全柜本体,所述安全柜本体内设置有工作区,所述工作区的上部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上部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内设置有风箱隔板,所述风箱隔板将所述风箱分隔成左风箱和右风箱,所述左风箱和所述右风箱沿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所述左风箱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左风机,所述右风箱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右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左风箱为由左风箱侧板、左风箱顶板及所述风箱隔板围成的左腔体,所述左风箱侧板与所述左风箱顶板之间、所述风箱隔板与所述左风箱顶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左风箱斜板,所述左风箱顶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左开口,所述左风机设置在所述左开口处,所述右风箱为由右风箱侧板、右风箱顶板及所述风箱隔板围成的右腔体,所述右风箱侧板与所述右风箱顶板之间、所述风箱隔板与所述右风箱顶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右风箱斜板,所述右风箱顶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右开口,所述右风机设置在所述右开口处。进一步的,所述左风箱斜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和所述右风箱斜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均为45度。进一步的,所述左风机到所述过滤器的距离小于所述左风箱顶板到所述过滤器的距离,所述右风机到所述过滤器的距离小于所述右风箱顶板到所述过滤器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通过风箱隔板将位于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区的上部的风箱分隔成相对独立的左风箱和右风箱,且左风箱和右风箱沿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左风箱和右风箱的上部中心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左风机和右风机,空气经左风机驱动进入左风箱,再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工作区形成下降气流;同样的,空气经右风机驱动进入右风箱,再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工作区形成下降气流,由于左风箱的长度与宽度相等,右风箱的长度与宽度也相等,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风箱的长度与宽度相差大而导致的风速偏差,保证了进入到工作区的下降风速更加均匀,有效保护工作区内的产品。同时,左风箱和右风箱的顶部的斜面拐角设计,避免了在风箱内形成涡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右视图。其中,1-过滤器,2-左风箱,3-右风箱,4-左风机,5-右风机,6-风箱隔板,7-左风箱侧板,8-左风箱顶板,9-左风箱斜板,10-右风箱侧板,11-右风箱顶板,12-右风箱斜板,13-风机,14-风箱,15-工作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安全柜本体(未图示),安全柜本体内设置有工作区15,工作区15的上部设置有过滤器1,过滤器1的上部设置有风箱。风箱内设置有风箱隔板6,风箱隔板6将风箱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左风箱2和右风箱3。左风箱2和右风箱3沿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即左风箱2的长度L2与宽度W相等,右风箱3的长度L3与宽度W也相等,也即L2=L3=W。左风箱2为由左风箱侧板7、左风箱顶板8及风箱隔板6围成的左腔体,左风箱侧板7与左风箱顶板8之间、风箱隔板6与左风箱顶板8之间分别设置有左风箱斜板9,左风箱顶板8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左开口,左开口处设置有左风机4。与左风箱2的设置相同,右风箱3为由右风箱侧板10、右风箱顶板11及风箱隔板6围成的右腔体,右风箱侧板10与右风箱顶板11之间、风箱隔板6与右风箱顶板11之间分别设置有右风箱斜板12,右风箱顶板1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右开口,右开口处设置有右风机5。一部分空气经左风机4驱动进入左风箱2,再经过过滤器1过滤后进入工作区15,形成一部分下降气流;同样的,另一部分空气经右风机5驱动进入右风箱3,再经过过滤器1过滤后进入工作区15,形成另一部分下降气流。由于左风箱2的长度L2与宽度W相等,右风箱3的长度L3与宽度W也相等,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风箱的长度与宽度相差大而导致的风速偏差,保证了进入到工作区的下降风速更加均匀,有效保护工作区内的产品。同时,由于左风机4和右风机5分别设置在相互独立的左风箱2和右风箱3中,避免了风机之间的相互干扰。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加工生产中,左风箱2的长度与宽度、右风箱3的长度与宽度加工成近似相等,也同样能够使得进入到工作区的下降风速更加均匀,有效保护工作区内的产品。进一步的,左风箱斜板9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和右风箱斜板1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均为45度,可以有效避免在风箱内形成涡流。为了更有效的将空气经风机驱动进入风箱,左风机4到过滤器1的距离小于左风箱顶板8到过滤器1的距离,右风机5到过滤器1的距离小于右风箱顶板11到过滤器1的距离,即左风机4相较于左风箱顶板8更靠近过滤器1,右风机5相较于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包括安全柜本体,所述安全柜本体内设置有工作区,所述工作区的上部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上部设置有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内设置有风箱隔板,所述风箱隔板将所述风箱分隔成左风箱和右风箱,所述左风箱和所述右风箱沿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所述左风箱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左风机,所述右风箱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右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包括安全柜本体,所述安全柜本体内设置有工作区,所述工作区的上部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上部设置有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内设置有风箱隔板,所述风箱隔板将所述风箱分隔成左风箱和右风箱,所述左风箱和所述右风箱沿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所述左风箱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左风机,所述右风箱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右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送风风机结构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风箱为由左风箱侧板、左风箱顶板及所述风箱隔板围成的左腔体,所述左风箱侧板与所述左风箱顶板之间、所述风箱隔板与所述左风箱顶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左风箱斜板,所述左风箱顶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杰贾洪涛柳海泉张国帆崔节慧李春燕郭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