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东君专利>正文

带秤的提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2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秤的提包,由圆环秤和悬挂其上的包体组成,其圆环秤由透明圆环、秤提、二只弹簧、二个指针、拉线、刻度、隔板和槽组成。称物时,通过两只弹簧在透明圆环内发生伸长来测量物体的重量;作为一般提包使用时,直接用透明圆环作为提手即可。可用于一般购物使用,便于随身携带、结构简单、外形美观。(*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包,特别是一种带秤的提包。目前市场上的提包多只有一种盛物的功能,而秤多只有一种称量的功能。秤和包的分离使人们日常购物十分不便。于是有人制作出了一些兼有称量功能的提包,例如,公告日为1988年6月22日、公告号为CN872127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称物的包,它由计量弹簧、秤钩和刻度尺等组成,尽管它兼有盛物和称量功能,但由于秤钩和刻度尺均置于包体外,既不方便也不美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型美观,兼有盛物和称量功能的提包。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圆环秤和悬挂其上的包体组成,所述的圆环秤由透明圆环、秤提、二只弹簧、二个指针、拉线、刻度、隔板及槽组成,二只弹簧的一端分别接有指针,并通过拉线和槽与秤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隔板连接在一起,隔板和透明圆环固定在一起。当称量物体时,将物体放入包内,用手提起秤提,通过弹簧上的指针显示出物体的重量。当作一般提包用时,直接将透明圆环当作提手即可。本技术由于将称量机构的主要部件都放入了作为提手的透明圆环中,所以结构简单、外型美观、携带、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圆环秤(1)和悬挂其上的包体(2)组成,圆环秤(1)由透明圆环(3)、秤提(4)、二只弹簧(5)和(6),二个指针(7)和(8)、拉线(9)、刻度(10)、隔板(11)和槽(12)组成,二只弹簧(5)和(6)的一端分别接有指针(7)和(8),并通过拉线(9)和槽(12)与秤提(4)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隔板(11)连接在一起,隔板(11)和透明圆环(3)固定在一起,刻度标在透明圆环(3)的外圈内壁上。称量物体时,将物体放入包内,用手提起秤提,通过拉线的作用使二只弹簧延透明圆环内圈发生伸长,并通过弹簧上端的两个指针的位置读出物体的重量。将物体取出后,弹簧上的指针自动回到零刻度。当作为普通提包用时,将秤提(4)卡入透明圆环(3)上边的槽(12)内,直接用透明圆环作为提手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带秤的提包,由圆环秤(1)和悬挂其上的包体(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秤(1)由透明圆环(3)、秤提(4)、二只弹簧(5)和(6),二个指针(7)和(8)、拉线(9)、刻度(10)、隔板(11)和槽(12)组成,二只弹簧(5)和(6)的一端分别接有指针(7)和(8),并通过拉线(9)和槽(12)与秤提(4)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隔板(11)连接在一起,隔板(11)和透明圆环(3)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秤的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度(10)刻在透明圆环(3)的外圈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秤的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秤提(4)可卡入透明圆环(3)上面的槽(12)内。专利摘要一种带秤的提包,由圆环秤和悬挂其上的包体组成,其圆环秤由透明圆环、秤提、二只弹簧、二个指针、拉线、刻度、隔板和槽组成。称物时,通过两只弹簧在透明圆环内发生伸长来测量物体的重量;作为一般提包使用时,直接用透明圆环作为提手即可。可用于一般购物使用,便于随身携带、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文档编号A45C15/00GK2166665SQ9321124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东君 申请人:李东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秤的提包,由圆环秤(1)和悬挂其上的包体(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秤(1)由透明圆环(3)、秤提(4)、二只弹簧(5)和(6),二个指针(7)和(8)、拉线(9)、刻度(10)、隔板(11)和槽(12)组成,二只弹簧(5)和(6)的一端分别接有指针(7)和(8),并通过拉线(9)和槽(12)与秤提(4)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隔板(11)连接在一起,隔板(11)和透明圆环(3)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君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