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214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及其制作方法,防伪膜的特征在于包括PET基膜、彩色印刷层、复合涂层、全息信息层和转移涂层,所述复合涂层和转移涂层之间的粘合力小于彩色印刷层和复合涂层之间的粘合力。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PET基膜表面进行彩印印刷,形成彩色印刷层;2)在彩色印刷层表面涂布复合模压涂料,形成复合涂层;3)在模压机上进行模压,形成全息信息层;4)在全息信息层上涂布转移涂料,形成转移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具有防伪性能好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具有工艺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全息图像具有图像清晰、色彩绚丽、立体感强的特点,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被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其一般都设置在包装表面醒目的位置,目前随着激光全息图像制作技术和设备的普及,仿冒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全息图像的防伪性能也变的较差,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防伪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全息图像设置在防伪膜的表面,存在防伪性能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及其制作方法,其将全息图像隐藏在防伪膜的内部,利用胶带揭开表面的转移涂层才能看到,大大提高防伪性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膜、彩色印刷层、复合涂层、全息信息层和转移涂层,所述复合涂层和转移涂层之间的粘合力小于彩色印刷层和复合涂层之间的粘合力。本专利技术的全息信息层是通过全息模压在复合涂层上形成凹凸不平的全息纹路,涂布转移涂层后,全息纹路被填平,从而隐藏了全息信息。本专利技术的彩色印刷层与复合涂层之间的粘合力的牢固性要求越大越好,理论上不允许剥离开,复合涂层与转移涂层之间有剥离效果,粘合力要小的多,当使用外力(优先但不限于使用胶带)揭开转移涂层,本产品才能显示出全息镭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PET基膜表面进行彩印印刷,形成彩色印刷层;2)在印刷层表面涂布复合模压涂料,形成复合涂层,复合涂层的原料及配比如下:3)在模压机上进行模压,形成全息信息层,4)在全息信息层上涂布转移涂料,形成转移涂层,转移涂层的原料及配比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模压涂料为水性复合模压涂料,主要特点是:与薄膜的附着力强,不易剥离,耐候性强,涂布图层流平性好,涂布均匀,模压图案清新,亮度高。同时,复合模压涂料为水性涂料,与溶剂型转移涂层为完全不同的体系,在加工过程中不存在相互干扰和咬底的问题,保障转移涂层的剥离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模压涂料中各原料的作用如下:水性丙烯酸树脂:主剂树脂,成膜性树脂,增强涂层的成膜性;醇酸-丙烯酸共聚物:控制涂层与被涂物之间的牢固度,保障涂层与被涂物之间牢牢结合在一起;去离子水、酒精:溶剂;二乙二醇丁醚:慢干溶剂,用作涂料的辅助溶剂和涂料稳定剂;二丙二醇甲醚:用作涂料的辅助溶剂和偶联剂。本专利技术的转移涂料为溶剂型转移涂料,主要特点是:涂料流平性和成膜性好,透明度高,具有良好的剥离性能,通过调节各组分比例,特别是调节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比例来控制涂层的剥离力,有利于工艺控制。最重要的是转移涂料与复合模压涂料为不同的涂料体系,在加工过程中相互不干扰,保障各自涂层性能的独立性。本专利技术的转移涂料中各原料的作用如下:纤维素乙酸酯:涂料主剂,成膜性树脂,增强涂层的成膜性;甲基丙烯酸甲酯:控制涂层的转移性能,保障转移涂层的剥离性。DOP:增塑剂丁酮、醋酸丁酯:溶剂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模压涂料的制作方法为:去离子水、酒精、二乙二醇丁醚按比例要求进行混合,然后按照2∶1的比例分成两份,大份溶剂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水性丙烯酸树脂,然后继续搅拌,搅拌时间大于30min;小份溶剂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醇酸-丙烯酸共聚物,然后继续搅拌,搅拌时间大于30min;搅拌完成后,两份树脂溶液进行混合,并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二丙二醇甲醚,搅拌时间大于30min,搅拌完成,制成复合涂料。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转移涂层的制作方法为:在容器中把丁酮和醋酸丁酯进行混合,然后把混合溶剂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醋酸纤维素酯进行溶解,搅拌时间大于30min,另一份溶剂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溶解,搅拌时间大于30min,两份溶液搅拌完成后进行混合,并在搅拌状态下加入DOP,搅拌时间大于30min,搅拌完成,制成转移层涂料。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转移层涂料的涂布温度80-130℃,涂布烘干时间5-10S。本专利技术的彩色印刷层印刷各种装饰图案、文字、商标、企业logo等。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涂层与PET基膜层和印刷层结合紧密、牢固。本专利技术的全息信息层模压时可以是通用版或专版。本专利技术的转移涂层具有可剥离性能,可以与复合涂层分离,正常状态下,转移涂层将复合涂层上的全息信息层覆盖,当转移涂层剥离后,复合涂层上全息信息层才会显现出来。本专利技术采用胶带揭开时:应用但不限于4cm宽的压敏胶带(压敏胶带粘合力强且一致性好)贴合在转移涂层的表面,然后从胶带一端呈90度揭开胶带,这时转移涂层与胶带一起剥离下来,剥离部位全息镭射图案显现出来。本专利技术的防伪膜还可应用于纸塑复合包装中,薄膜先经过上述加工,从而使包装信息在薄膜上呈现,纸塑复合后形成包装盒,当包装盒破坏后,薄膜与纸破坏性分离,转移涂层被剥离,从而显现出全息效果,具有优秀而直观的一线防伪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具有防伪性能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具有工艺稳定可靠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涂层与转移涂层是不同体系的涂料制成,涂布转移涂层时不会影响复合涂层以及复合涂层上全息信息层的性能和外观转移涂层能够从复合涂层上顺利转移下来,工艺稳定可靠。2)产品从外表看只是单纯的普通彩色印刷效果,这些信息是公开的。但是在薄膜内部隐含着全息信息层,全息信息层可以是产品信息、公司LOGO等各种全息信息防伪图案和文字,这些信息正常情况下不会被看到,只有在揭掉转移涂层后才会显现出来,起到非常实用和有效的防伪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PET基膜;2.彩色印刷层;3.复合涂层;4.全息信息层;5.转移涂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PET基膜1一侧依次设有彩色印刷层2、复合涂层3、全息信息层4和转移涂层5。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PET基膜表面进行彩印印刷,形成彩色印刷层;2)在印刷层表面涂布复合模压涂料,形成复合涂层,复合模压涂料的原料及配比如下:复合模压涂料的制作方法为:去离子水、酒精、二乙二醇丁醚按比例要求进行混合,然后按照2∶1的比例分成两份,大份溶剂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水性丙烯酸树脂,然后继续搅拌,搅拌时间大于30min;小份溶剂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醇酸-丙烯酸共聚物,然后继续搅拌,搅拌时间大于30min;搅拌完成后,两份树脂溶液进行混合,并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二丙二醇甲醚,搅拌时间大于30min,搅拌完成,制成复合涂料。3)在模压机上进行模压,形成全息信息层;4)在全息信息层上涂布转移涂料,涂布温度80-130℃,涂布烘干时间5-10s,形成转移涂层,转移涂层的原料及配比如下:转移涂层的制法:在容器中把丁酮和醋酸丁酯进行混合,然后把混合溶剂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醋酸纤维素酯进行溶解,搅拌时间大于30min,另一份溶剂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溶解,搅拌时间大于30min,两份溶液搅拌完成后进行混合,并在搅拌状态下加入DOP,搅拌时间大于30min,搅拌完成,制成转移层涂料。本实施例制得的防伪膜从外表看只是单纯的普通彩色印刷效果,这些信息是公开的。但是在薄膜内部隐含着全息信息层,全息信息层可以是产品信息、公司LOGO等各种全息信息防伪图案和文字,这些信息正常情况下不会被看到,只有在揭掉转移涂层后才会显现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膜、彩色印刷层、复合涂层、全息信息层和转移涂层,所述复合涂层和转移涂层之间的粘合力小于彩色印刷层和复合涂层之间的粘合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膜、彩色印刷层、复合涂层、全息信息层和转移涂层,所述复合涂层和转移涂层之间的粘合力小于彩色印刷层和复合涂层之间的粘合力。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PET基膜表面进行彩印印刷,形成彩色印刷层;2)在彩色印刷层表面涂布复合模压涂料,形成复合涂层,复合涂层的原料及配比如下:3)在模压机上进行模压,形成全息信息层;4)在全息信息层上涂布转移涂料,形成转移涂层,转移涂层的原料及配比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揭显全息彩印防伪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模压涂料的制作方法为:去离子水、酒精、二乙二醇丁醚按比例要求进行混合,然后按照2∶1的比例分成两份,大份溶剂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水性丙烯酸树脂,然后继续搅拌,搅拌时间大于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宜谨崔西进李涛李欣张国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