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割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体处理
,具体为一种改良的割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废弃塑料罐回收时,需要对灌体进行碎裂工作,从而便于进行搬运、运输,目前对灌体进行碎裂的设备通常只是单一的利用碎裂板进行碎裂,其碎裂效率低,碎裂不充分,因此,急需研发一种高效调节使用的对灌体进碎裂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割灌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良的割灌方法,包括通过升降构件安装在控制车上的主座体,所述主座体内设有第一传送腔,所述第一传送腔底壁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套,所述滑移套伸出所述主座体底部端面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碎裂板,所述滑移套顶部末端固设有凸耳,所述滑移套外周滑动配合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固设于所述第一传送腔底壁,所述顶板与所述凸耳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一弹压片,所述第一传送腔顶壁连通设有第二传送腔,所述第二传送腔底部设有与所述凸耳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顶部端面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二传送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销轴,所述第一转销轴外周固设有第一偏斜轮,所述第一偏斜轮与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割灌方法,包括通过升降构件安装在控制车上的主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体内设有第一传送腔,所述第一传送腔底壁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套,所述滑移套伸出所述主座体底部端面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碎裂板,所述滑移套顶部末端固设有凸耳,所述滑移套外周滑动配合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固设于所述第一传送腔底壁,所述顶板与所述凸耳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一弹压片,所述第一传送腔顶壁连通设有第二传送腔,所述第二传送腔底部设有与所述凸耳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顶部端面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二传送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销轴,所述第一转销轴外周固设有第一偏斜轮,所述第一偏斜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割灌方法,包括通过升降构件安装在控制车上的主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体内设有第一传送腔,所述第一传送腔底壁滑动配合安装有滑移套,所述滑移套伸出所述主座体底部端面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碎裂板,所述滑移套顶部末端固设有凸耳,所述滑移套外周滑动配合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固设于所述第一传送腔底壁,所述顶板与所述凸耳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一弹压片,所述第一传送腔顶壁连通设有第二传送腔,所述第二传送腔底部设有与所述凸耳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顶部端面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二传送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销轴,所述第一转销轴外周固设有第一偏斜轮,所述第一偏斜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轮抵接,所述第二传送腔左侧的所述主座体内设有第三传送腔,所述第一转销轴穿入所述第三传送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状轮,所述第三传送腔顶壁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销轴,所述第二转销轴底部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状轮相对的第二锥状轮,所述第二锥状轮与所述第一锥状轮之间设有离合装置,所述第二转销轴顶部末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固设于所述主座体内壁体内,所述第三传送腔上侧的所述主座体内设有第四传送腔,所述第一马达顶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三转销轴,所述第三转销轴顶部末端穿入所述第四传送腔内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锥状轮,所述第四传送腔右侧内壁连通设有第一滑移腔,所述第一滑移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调整座,所述调整座内设有第五传送腔,所述第五传送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四转销轴,所述第四转销轴左侧末端穿入所述第四传送腔内且末端固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三锥状轮相互啮合的第四锥状轮,所述第五传送腔内的所述第四转销轴外周固设有第二偏斜轮,所述第二偏斜轮底端顶压配合安装有碎裂装置,所述第一滑移腔右侧内壁内设有调整装置,所述主座体左侧端面内还设有空开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割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裂装置包括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五传送腔底壁内的碎裂杆,所述碎裂杆顶部末端固设有装紧板,所述装紧板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五传送腔底壁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业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上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