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桂琴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72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属于市政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市政垃圾桶清洗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包括移动车、设置在移动车上的水桶和清洗筒,清洗筒的横截面呈方形,清洗筒内设有能托住垃圾桶的升降座,升降座能在清洗筒内上下移动,清洗筒靠近上端的四个侧边均设有能利用水桶内的水清洗垃圾桶的喷淋清洗机构,清洗筒靠近底部处设有具有网眼的网板,网板和清洗筒的底部之间形成集水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自动高效的对市政垃圾桶进行清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设备
,涉及一种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市政垃圾桶也可称为环卫垃圾桶,是一种是用于收集居住区的生活垃圾并统一回收的容器,市政垃圾桶均为同一大小的呈长方体状的桶。在使用时市政垃圾桶放置在固定位置,装满后由环卫车统一将市政垃圾桶内的垃圾回收。市政垃圾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外壁会变脏,影响市容市貌,因此需要定期对市政垃圾桶进行清洗;目前采用的清洗方式主要是人工通过水枪冲洗的方式,采用该种方式效率较低,且冲洗很难将黏附在市政垃圾桶外壁上的赃物清除赶紧,需要辅助抹布擦洗才可清洗干净,效率较低,同时冲洗时水会飞溅,不适合在人流较多处冲洗,冲洗的水直接流到地上,无法再次利用,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自动高效的对市政垃圾桶进行清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包括移动车、设置在移动车上的水桶和清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清洗筒内设有能托住垃圾桶的升降座,所述升降座能在清洗筒内上下移动,所述清洗筒靠近上端的四个侧边均设有能利用水桶内的水清洗垃圾桶的喷淋清洗机构,所述清洗筒靠近底部处设有具有网眼的网板,所述网板和清洗筒的底部之间形成集水腔。清洗市政垃圾桶时先将升降座升至最高处,将市政垃圾桶放置在升降座上,在缓慢下降升降座,与此同时开启喷淋清洗机构对市政垃圾桶的外壁进行喷淋清洗,当升降座下降至最低处时再从新上升,在此过程中喷淋清洗机构持续喷淋清洗,当升降座重新升至最高处时完成市政垃圾桶的清洗,将市政垃圾桶从清洗筒内拿出即可;市政垃圾桶在上下升降时喷淋清洗机构对市政垃圾桶的外壁清洗了两次,因此能将市政垃圾桶的外壁清洗干净,且清洗过程自动完成,清洗效率较高;喷淋清洗机构是在清洗筒进行喷淋清洗的,因此能用较少的水即可将市政垃圾桶的外壁淋湿,避免了水了浪费,节约了用水,同时清洗时产生的水会被聚集到集水腔内,避免了水的飞溅,同时可对集水腔内的水再利用。在上述的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中,所述喷淋清洗机构包括若干喷淋头和清洗辊,所述清洗筒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喷淋头,清洗筒的每个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具有三组喷淋头,清洗筒的四个侧壁上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一组喷淋头均与同一根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水桶连通且进水管位于水桶内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清洗筒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两根上述清洗辊,所述清洗辊水平设置,所述清洗辊位于同一侧壁上相邻两组喷淋头之间,所述清洗筒的外壁上固定有与清洗辊一一对应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对应的清洗辊连接。市政垃圾桶下降时,最上端的第一组喷淋头先将市政垃圾桶的外壁冲洗淋湿,再通过上端的清洗辊对市政垃圾桶的外壁进行第一次刷洗,第一次刷洗完成后通过位于中间的第二组喷淋头进行冲洗,再通过下端的清洗辊对市政垃圾桶的外壁进行第二次刷洗,第二次刷洗后通过最下端的第三组喷淋头冲洗;市政垃圾桶上升时也按同样的顺序进行两次刷洗和三次冲洗;保证将市政垃圾桶的外壁清洗感觉;每个清洗辊通过对应的驱动电机带动转动,保证清洗辊转动顺畅。在上述的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中,所述清洗筒的四个内角均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在竖直方向上分为两组,每组安装块均与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清洗辊对应,所述清洗辊位于两块安装块之间,每块安装块均对应连接两根相邻清洗辊的端轴,所述安装块上开有安装孔和安装槽,其中一根所述清洗辊的端轴穿过安装孔并穿出清洗筒的侧壁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另一个所述清洗辊的端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通过上述结构能实现四根清洗辊在清洗筒同一平面的安装。在上述的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中,所述集水腔内设有若干块挡板,所述挡板倾斜向下设置,相邻两块所述挡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挡板的下端开有下水孔,每块所述挡板上均设有过滤棉,所述过滤棉覆盖挡板,相邻两块所述挡板中位于上方挡板上的过滤棉的网孔大小大于位于下方挡板上的过滤棉的网孔大小。清洗完成后的水带着杂质进入集水腔,挡板将集水腔分隔呈若干层,带有杂质的水通过每一层内的过滤棉过滤后最终流至最下层的集水腔内,若干过滤棉能依次将不同大小颗粒的杂质过滤,保证过滤棉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干净。在上述的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中,所述清洗筒朝向水桶的侧壁的底部开设有与位于最下方的挡板下端对齐的出水孔,所述清洗筒的外侧设有中间水箱,所述中间水箱与清洗筒朝向水桶的侧壁贴靠且与出水孔连通,所述中间水箱内设有回水泵,所述回水泵通过回水管与水桶连通。集水腔内过滤后的水通过出水孔流至中间水箱内,通过中间水箱内的回水泵泵回水桶内,实现水的重复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具有能快速将市政垃圾桶外壁清洗干净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升降座处于最下方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升降座处于最上方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移动车;2、水桶;3、清洗筒;31、出水孔;32、导向孔;33、导向滑槽;34、网板;35、集水腔;4、升降座;41、框架;42、凸出部;43、导向滑块;44、钢绳;45、固定块;5、喷淋头;51、清洗辊;52、进水管;53、驱动电机;54、安装块;6、挡板;61、下水孔;62、过滤棉;7、中间水箱;71、回水泵;72、中间挡板;73、过滤网;74、过滤腔;75、回收腔;76、回水管;8、升降电机;81、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包括移动车1、设置在移动车1上的水桶2和清洗筒3,清洗筒3的横截面呈方形,清洗筒3内设有能托住垃圾桶的升降座4,升降座4能在清洗筒3内上下移动,清洗筒3靠近上端的四个侧边均设有能利用水桶2内的水清洗垃圾桶的喷淋清洗机构,清洗筒3靠近底部处设有具有网眼的网板34,网板34和清洗筒3的底部之间形成集水腔35。喷淋清洗机构包括若干喷淋头5和清洗辊51,清洗筒3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喷淋头5,清洗筒3的每个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具有三组喷淋头5,清洗筒3的四个侧壁上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一组喷淋头5均与同一根进水管52连通,进水管52与水桶2连通且进水管52位于水桶2内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清洗筒3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两根上述清洗辊51,清洗辊51水平设置,清洗辊51位于同一侧壁上相邻两组喷淋头5之间,清洗筒3的外壁上固定有与清洗辊51一一对应的驱动电机53,驱动电机53的电机轴与对应的清洗辊51连接。清洗筒3的四个内角均固定有安装块54,安装块54在竖直方向上分为两组,每组安装块54均与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清洗辊51对应,清洗辊51位于两块安装块54之间,每块安装块54均对应连接两根相邻清洗辊51的端轴,安装块54上开有安装孔和安装槽,其中一根清洗辊51的端轴穿过安装孔并穿出清洗筒3的侧壁与驱动电机53的电机轴连接,另一个清洗辊51的端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通过上述结构能实现四根清洗辊51在清洗筒3同一平面的安装。位于清洗筒3同一侧壁上的两根清洗辊51中位于上方的清洗辊51为毛刷辊,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包括移动车、设置在移动车上的水桶和清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清洗筒内设有能托住垃圾桶的升降座,所述升降座能在清洗筒内上下移动,所述清洗筒靠近上端的四个侧边均设有能利用水桶内的水清洗垃圾桶的喷淋清洗机构,所述清洗筒靠近底部处设有具有网眼的网板,所述网板和清洗筒的底部之间形成集水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包括移动车、设置在移动车上的水桶和清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清洗筒内设有能托住垃圾桶的升降座,所述升降座能在清洗筒内上下移动,所述清洗筒靠近上端的四个侧边均设有能利用水桶内的水清洗垃圾桶的喷淋清洗机构,所述清洗筒靠近底部处设有具有网眼的网板,所述网板和清洗筒的底部之间形成集水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清洗机构包括若干喷淋头和清洗辊,所述清洗筒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喷淋头,清洗筒的每个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具有三组喷淋头,清洗筒的四个侧壁上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一组喷淋头均与同一根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水桶连通且进水管位于水桶内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清洗筒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两根上述清洗辊,所述清洗辊水平设置,所述清洗辊位于同一侧壁上相邻两组喷淋头之间,所述清洗筒的外壁上固定有与清洗辊一一对应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对应的清洗辊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垃圾桶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桂琴
申请(专利权)人:林桂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