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端控制的共享治疗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50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云端控制的共享治疗座,包括:治疗座体、智能移动终端和云端控制服务器;所述治疗座体内设有一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双向连接的:治疗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治疗模块包括射频治疗单元、温度控制单元、提示单元和震动单元;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和用户指令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所述云端控制服务器,所述云端控制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治疗座体内的通讯模块连接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云端控制服务器,并通过小程序界面控制共享治疗座的治疗模块工作,本方案的硬件成本低,操作方便,治疗简单,可共享使用,用户每次使用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端控制的共享治疗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共享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云端控制的共享治疗座。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共享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伴随着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项目火爆,共享经济已经进入了社会的每个角度,通过共享方式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共享经济的大环境下,共享座椅应运而生。然而,传统的共享座椅其主要是按摩功能,具体包括震动夹臂、颈部揉捏、肩部按压、背部推拿、气囊挤压、足底指压等。现有的共享座椅只能通过上述功能对用户起到了缓解疲劳的功能,并没有治疗作用,而现有具有治疗效果的射频治疗仪器体积较大且操作复杂,主要适用于医院,不便于普通用户或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云端控制的共享治疗座,其能够针对男性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女性宫寒和痔疮等炎症进行治疗,且体积不大、操作简单,适合家庭使用,更便于中老年用户的治疗及预防。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云端控制的共享治疗座,包括:一治疗座体,所述治疗座体内设有一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双向连接的:治疗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所述治疗模块包括射频治疗单元、温度控制单元、提示单元和震动单元;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由至少一个射频电极和/或频谱发生器构成;用于采集用户身体状态数据的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用于远程控制所述治疗座体,并设定其工作参数的的云端控制服务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和用户指令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所述云端控制服务器,所述云端控制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治疗座体内的通讯模块连接通信,并通过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治疗模块的各个单元器件的各参数:(a)控制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的开关、工作频率、功率、工作时间以及疗程设定;(b)控制温度控制单元的温度设定;(c)控制提示单元的提示参数设定;(d)控制震动单元的开关、震动频率和震动强度。进一步,所述射频治疗单元位于所述治疗座体的座面下方,且对应于人体的下身三角区,作用于人体私密位置。进一步,所述射频电极通过一柔性导线连接在一起,并呈环状分布于所述频谱发生器的四周。进一步,所述频谱发生器包括一基板,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一由红外辐射涂料涂抹形成的红外发生涂层,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贴附有一由电热材料制成的电热层,且在所述电热层的表面贴附有一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进一步,所述基板呈向下凹陷的曲面。进一步,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和若干导热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于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的发热区域,所述导热单元位于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的下方。进一步,所述提示单元包括语音提示器和灯光提示器。进一步,所述灯光提示器为一提示灯带,且所述提示灯带包括至少一种提示颜色,用于提示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的不同治疗工作状态。进一步,所述震动单元由若干大功率的贴片马达构成,所述贴片马达均匀分布于所述治疗座体的座面下方,用于反馈工作状态,并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进一步,所述治疗座体内还设有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信息时,由所述主控模块开启所述提示单元。进一步,所述云端控制服务器包括支付模块、工作时间设定模块、射频功率和频率设定单元和温度设定单元。进一步,所述通讯模块采用GPRS模块或wifi无线模块。进一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采用装有控制APP或微信小程序的智能手机。进一步,所述治疗座体的座面上设有提示图案,所述提示图案位于所述治疗模块正上方,用于帮助用户准确定位治疗位置,提高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终端,在小程序进行付费操作,设置共享治疗座椅工作时间,设置射频治疗模块工作等级温度,设置频谱治疗模块工作等级,同时配套温度智能灯光及语音智能组合提示,对人体下身的三角区进行深层辐射治疗,主要针对男性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女性的宫寒及痔疮、直肠癌等炎症进行治疗,本专利技术用智能手机小程序操作,用户共享使用,使用成本低,座椅模式使用简单,属于智能共享医疗设备,方便中老年用户治疗及预防。附图说明图1是共享治疗座的系统结构框图。图2是共享治疗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共享治疗座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治疗座体、2-中央处理器单元、3-通讯模块、4-频谱发生器、5-射频电极、6-柔性导线、7-提示灯带、8-语音提示器、9-贴片马达、10-温度传感器、11-导热单元、12-压力传感器、13-电源管理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智能移动终端、云端控制服务器和治疗座体;其中,智能移动终端为一装有控制APP或微信小程序的智能手机,其主要用于方便用户输入自身的状态数据或病通症状。云端控制服务器包括支付模块、工作时间设定模块、射频功率和频率设定单元和温度设定单元,且用于远程控制治疗座体,并设定其工作参数。具体的讲,在治疗座体内设有主控模块、通讯模块和治疗模块;主控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治疗模块包括射频治疗单元、温度控制单元、提示单元和震动单元;其中,智能移动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和用户指令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云端控制服务器,云端控制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治疗座体内的通讯模块连接通信,并通过主控模块控制治疗模块的各个单元器件的各参数:(a)控制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的开关、工作频率、功率、工作时间以及疗程设定;(b)控制温度控制单元的温度设定;(c)控制提示单元的提示参数设定;(d)控制震动单元的开关、震动频率和震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1:如图2所示,其射频治疗单元由若干射频电极5和频谱发生器4组合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图如图2和3所示,频谱发生器4设置于治疗座体1的座面下方中部,而若干射频电极5通过一柔性导线6连接在一起,并呈环状分布于频谱发生器4的四周。频谱发生器4包括一基板,在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一由红外辐射涂料涂抹形成的红外发生涂层,基板的下表面贴附有一由电热材料制成的电热层,且在电热层的表面贴附有一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基板呈向下凹陷的曲面,进而可以集中反射红外射线,使其精准作用于治疗区域。温度控制单元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10和导热单元11;温度传感器10均匀分布于射频电极5的发热区域,导热单元11位于射频电极5的下方,且在导热单元11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2与中央处理器单元2连接,当压力传感器12接收到压力信息时,由中央处理器单元2开启提示单元。其中,提示单元包括语音提示器8和灯光提示器,灯光提示器为一提示灯带7,且提示灯带包括至少一种提示颜色,用于提示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的不同治疗工作状态。震动单元由若干大功率的贴片马达9构成,贴片马达9均匀分布于治疗座体的座面下方,用于反馈工作状态,并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此外,在治疗座体1的前后边沿分别设有中央处理器单元2、通讯模块3和语音提示器8;其中,通讯模块3采用GPRS模块或wifi无线模块。在治疗座体1的底部设有电源管理模块13,该电源管理模块13可外接220V的电源,并通过中央处理单元2的外围电路为各个元件供电。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2:其射频治疗单元由若干射频电极组合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云端控制的共享治疗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治疗座体;用于采集用户身体状态数据的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用于远程控制所述治疗座体,并设定其工作参数的的云端控制服务器;所述治疗座体内设有一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双向连接的:治疗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所述治疗模块包括射频治疗单元、温度控制单元、提示单元和震动单元;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由至少一个射频电极和/或频谱发生器构成;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和用户指令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所述云端控制服务器,所述云端控制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治疗座体内的通讯模块连接通信,并通过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治疗模块的各个单元器件的各参数:(a)控制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的开关、工作频率、功率、工作时间以及疗程设定;(b)控制温度控制单元的温度设定;(c)控制提示单元的提示参数设定;(d)控制震动单元的开关、震动频率和震动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端控制的共享治疗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治疗座体;用于采集用户身体状态数据的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用于远程控制所述治疗座体,并设定其工作参数的的云端控制服务器;所述治疗座体内设有一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双向连接的:治疗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所述治疗模块包括射频治疗单元、温度控制单元、提示单元和震动单元;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由至少一个射频电极和/或频谱发生器构成;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和用户指令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所述云端控制服务器,所述云端控制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治疗座体内的通讯模块连接通信,并通过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治疗模块的各个单元器件的各参数:(a)控制所述射频治疗单元的开关、工作频率、功率、工作时间以及疗程设定;(b)控制温度控制单元的温度设定;(c)控制提示单元的提示参数设定;(d)控制震动单元的开关、震动频率和震动强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治疗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治疗单元位于所述治疗座体的座面下方,且对应于人体的下身三角区,作用于人体私密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治疗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极通过一柔性导线连接在一起,并呈环状分布于所述频谱发生器的四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治疗座,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香陈群徐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百家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