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内循环沙棘养生袋泡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33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内循环沙棘养生袋泡茶装置,包括壳体、高温内循环水系统和滤液收集杯,壳体两侧的底部均通过水管与高温内循环水系统连接,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带有密封盖的中空桶,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筛板,壳体的底端通过出液口与设置在滤液收集杯顶端的滤液收集杯盖连接,壳体内部顶端对称设置有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高温内循环水系统和筛板,能够有效地除去沙棘养生袋泡茶中所含的固体泥沙、茶叶小颗粒和部分病原菌颗粒,同时最大限度地溶出保健功效成分茶多酚,通过设有滤液收集杯,滤液收集杯口为易倒水杯嘴,防止茶水洒出,烫伤饮用者,且便于使用者取用,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内循环沙棘养生袋泡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泡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内循环沙棘养生袋泡茶装置。
技术介绍
沙棘为胡颓子科酸刺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名醋柳、酸刺、黑刺等。沙棘全身是宝。其中,沙棘叶作为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发成袋泡茶。研究表明,沙棘叶中含有重要的功效成分-多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目前,人们在将沙棘养生茶泡茶喝时,往往走入两大误区。一是当做一般的茶来泡着喝,开水浸泡数分钟后就饮用,这样只有少量的保健功效成分(酚类化合物)溶解出来被人体吸收;二是受沙棘养生袋泡茶特性及制茶工艺的影响,难免有少量固体泥沙、茶叶小颗粒和部分病原菌颗粒在茶叶袋中存在,果直接用水泡服,极易将其带入体内,影响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高效地将固体泥沙、茶叶小颗粒和部分病原菌颗粒除去,同时最大限度地溶出保健功效成分的沙棘养生茶泡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温内循环沙棘养生袋泡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泡茶装置不能为饮用者带来最高的营养价值,且受沙棘养生袋泡茶特性及制茶工艺的影响,难免有少量固体泥沙、茶叶小颗粒和部分病原菌颗粒在茶叶袋中存在,果直接用水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内循环沙棘养生袋泡茶装置,包括壳体(1)、高温内循环水系统(2)和滤液收集杯(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的底部均通过水管与所述高温内循环水系统(2)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带有密封盖(4)的中空桶(5),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筛板(6),所述壳体(1)的底端通过出液口(7)与设置在所述滤液收集杯(3)顶端的滤液收集杯盖(8)连接,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对称设置有挡板(10),所述高温内循环水系统(2)上分别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滤液收集杯盖(8)通过硅胶管(11)与泵(9)连接,所述滤液收集杯(3)的一侧设置有易倒水杯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内循环沙棘养生袋泡茶装置,包括壳体(1)、高温内循环水系统(2)和滤液收集杯(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的底部均通过水管与所述高温内循环水系统(2)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带有密封盖(4)的中空桶(5),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筛板(6),所述壳体(1)的底端通过出液口(7)与设置在所述滤液收集杯(3)顶端的滤液收集杯盖(8)连接,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对称设置有挡板(10),所述高温内循环水系统(2)上分别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滤液收集杯盖(8)通过硅胶管(11)与泵(9)连接,所述滤液收集杯(3)的一侧设置有易倒水杯嘴。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同永胡永强朱莉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