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18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包括膜桶、过滤组件和粘结剂。膜桶包括上盖、下盖和桶圈,过滤组件包括若干层过滤板、缓冲压盖和密封圈;过滤板设有两透水孔、储水孔和若干凸出端、若干定位缺口,透水孔对称设置在储水孔的两侧,透水孔处设有密封环,储水孔设置在过滤板的中部,凸出端均匀设置在过滤组件中部,定位缺口均匀设在过滤板的外周;缓冲压盖间隔布置在透水孔的上端面,利用粘结剂将过滤组件与过滤膜桶牢牢紧密贴合在一起,借助桶圈内侧壁设置的半圆形环槽和过滤组件设有的弯折锁紧端,将液态浇注的粘结剂充分融合,冷却固化后即能保证过滤组件与膜桶的密闭性和稳固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水源的健康安全方面更加注重,各家自来水厂商也对水源净化处理有位重视,也推动了各家生产水处理、净化设备相关的企业蓬勃发展,同样使得水处理设备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现有的过滤设备包括微滤技术、超滤技术和纳滤技术等多种方案为基础的水处理设备。而且现有的水处理设备产品大多采用集中过滤组件,置于过滤膜桶中进行多次过滤,但是为了保证过滤效果,对多层过滤膜与膜桶之间的密封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其中的工序以及密封方式是对整个水处理膜桶应用后的截留率产生重要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水处理设备过滤膜桶的过滤组件与膜桶结合不牢固、密闭性能不佳,长期使用有异味等问题,我公司研发设计出一种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以此改善现有的过滤膜结构的各种不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包括膜桶、过滤组件和粘结剂。所述膜桶包括上盖、下盖和桶圈,所述上盖中心设有出水孔,边缘内侧设有进水孔,所述上盖边缘设有阶梯状密封口,所述下盖边缘内侧设有污水孔,所述桶圈呈圆柱形,内侧壁均匀设有若干半圆形环槽;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若干层过滤板、缓冲压盖和密封圈。所述过滤板设有两透水孔、储水孔和若干凸出端、若干定位缺口,所述透水孔为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储水孔的两侧,所述透水孔处设有密封环,所述储水孔设置在所述过滤板的中部,所述凸出端均匀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中部,与对应位置处的过滤板一体设置,所述定位缺口呈半圆形,均匀设在所述过滤板的外周;所述缓冲压盖间隔布置在所述透水孔的上端面,使得待过滤水呈阶梯结构流入下一层过滤板;所述密封圈截面呈“M”形,固定套设在所述过滤板之间,并紧密压紧。所述粘结剂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桶圈的间隙中,所述过滤组件先通过预压紧工序,再放入所述膜桶中,然后灌注所述粘结剂至冷却固化,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上下端处的所述过滤板外周边设有弯折锁紧端。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为树脂、橡胶中的一种。实施本技术的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粘结剂将过滤组件与过滤膜桶牢牢紧密贴合在一起,借助桶圈内侧壁设置的半圆形环槽和过滤组件上下端的过滤板外周设有的弯折锁紧端,将液态浇注的粘结剂充分融合,冷却固化后即能保证过滤组件与膜桶的密闭性和稳固性,同样增加了过滤膜组件的使用寿命和抗压能力,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实施例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密封圈安装结构局剖视图;图3为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过滤组件,11-储水孔,12-缓冲压盖,13-凸出端,14-过滤板,15-弯折锁紧端,16-定位缺口,17-密封环,18-密封圈,2-膜桶,21-上盖,211-进水口,212-出水口,22-下盖,221-污水口,23-桶圈,231-半圆形环槽,3-粘结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实施例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包括膜桶2、过滤组件1和粘结剂4。所述膜桶2包括上盖21、下盖22和桶圈23,所述上盖21中心设有出水孔212,边缘内侧设有进水孔211,所述上盖21边缘设有阶梯状密封口,所述下盖22边缘内侧设有污水孔221,所述桶圈23呈圆柱形,内侧壁均匀设有若干半圆形环槽231。所述过滤组件1包括若干层过滤板14、缓冲压盖12和密封圈18。所述过滤板14设有两透水孔、储水孔11和若干凸出端13、若干定位缺口16,所述透水孔为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储水孔11的两侧,所述透水孔处设有密封环17,所述储水孔11设置在所述过滤板14的中部,所述凸出端13均匀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1中部,与对应位置处的过滤板14一体设置,所述定位缺口16呈半圆形,均匀设在所述过滤板14的外周。所述缓冲压盖12间隔布置在所述透水孔的上端面,使得待过滤水呈阶梯结构流入下一层过滤板14。所述密封圈18截面呈“M”形,固定套设在所述过滤板14之间,并紧密压紧。所述粘结剂3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1与所述桶圈23的间隙中,所述过滤组件1先通过预压紧工序,再放入所述膜桶2中,然后灌注所述粘结剂3至冷却固化,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1上下端处的所述过滤板14外周边设有弯折锁紧端15。优选的,所述粘结剂3为环氧树脂。利用粘结剂将过滤组件与过滤膜桶牢牢紧密贴合在一起,借助桶圈内侧壁设置的半圆形环槽和过滤组件上下端的过滤板外周设有的弯折锁紧端,将液态浇注的粘结剂充分融合,冷却固化后即能保证过滤组件与膜桶的密闭性和稳固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实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包括膜桶、过滤组件和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桶包括上盖、下盖和桶圈,所述上盖中心设有出水孔,边缘内侧设有进水孔,所述上盖边缘设有阶梯状密封口,所述下盖边缘内侧设有污水孔,所述桶圈呈圆柱形,内侧壁均匀设有若干半圆形环槽;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若干层过滤板、缓冲压盖和密封圈;所述过滤板设有两透水孔、储水孔和若干凸出端、若干定位缺口,所述透水孔为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储水孔的两侧,所述透水孔处设有密封环,所述储水孔设置在所述过滤板的中部,所述凸出端均匀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中部,与对应位置处的过滤板一体设置,所述定位缺口呈半圆形,均匀设在所述过滤板的外周;所述密封圈截面呈“M”形,固定套设在所述过滤板之间,并紧密压紧;所述粘结剂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桶圈的间隙中,所述过滤组件放入所述膜桶中,然后灌注所述粘结剂至冷却固化,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板与膜桶的密封结构,包括膜桶、过滤组件和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桶包括上盖、下盖和桶圈,所述上盖中心设有出水孔,边缘内侧设有进水孔,所述上盖边缘设有阶梯状密封口,所述下盖边缘内侧设有污水孔,所述桶圈呈圆柱形,内侧壁均匀设有若干半圆形环槽;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若干层过滤板、缓冲压盖和密封圈;所述过滤板设有两透水孔、储水孔和若干凸出端、若干定位缺口,所述透水孔为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储水孔的两侧,所述透水孔处设有密封环,所述储水孔设置在所述过滤板的中部,所述凸出端均匀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中部,与对应位置处的过滤板一体设置,所述定位缺口呈半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勇李小虎季跃恒王延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众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