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历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的养殖产量也越来越大。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生态养殖,比如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这种混养的方式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工营造的生态系统,使小龙虾与水稻互利共生。不仅可以增产增收;而且小龙虾能吃掉田中的野杂草和水生生物,而不吃稻秧,还能消灭包括蚊子在内的危害性幼虫,可起到除草除害作用;三是鱼、虾游动、觅食有助于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可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了增肥的效果。但是,由于龙虾旺季一般都在夏秋季节,冬季和春季由于天气问题导致幼苗生长较慢,或者无法进行繁殖,所以在冬季和春季的小龙虾比较稀缺,或者质量较差,个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通过该方法养殖的小龙虾不仅能够保证大规格和高品质,而且能够提早上市,此时小龙虾市场价格相当高,能够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培育池塘早期培育:8月份中下旬,选择体格健壮、硬壳艳红、体重30‑60g、腹尾部肌肉饱满、性腺发育好的虾作为亲体投放至培育池塘,每亩投放60‑100Kg,雌雄个数比为3‑4:1;步骤2,温室大棚强化培育与繁殖:10月份开始,气温逐渐下降,从培育池塘中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亲体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每池投放40‑60Kg,雌雄个数比2:1;投喂70%的植物性饲料和30%的动物性饲料,逐步诱导亲虾在温室大棚中交配、繁殖;步骤3,虾苗培育:亲体交配后,发现大量虾苗时,应及时捕捞亲体,直至全部亲体被捕捞,保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培育池塘早期培育:8月份中下旬,选择体格健壮、硬壳艳红、体重30-60g、腹尾部肌肉饱满、性腺发育好的虾作为亲体投放至培育池塘,每亩投放60-100Kg,雌雄个数比为3-4:1;步骤2,温室大棚强化培育与繁殖:10月份开始,气温逐渐下降,从培育池塘中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亲体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每池投放40-60Kg,雌雄个数比2:1;投喂70%的植物性饲料和30%的动物性饲料,逐步诱导亲虾在温室大棚中交配、繁殖;步骤3,虾苗培育:亲体交配后,发现大量虾苗时,应及时捕捞亲体,直至全部亲体被捕捞,保留虾苗在温室大棚中继续培育,虾苗放养量为每平方米180-220尾,放养后第一周,投喂豆浆,每天投喂3-4次,每次投喂量为每万尾虾苗0.2Kg;第二周开始投喂80%的动物性饲料和20%的植物性饲料,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喂量为一天投喂量的70%,日投喂量为每万尾虾苗0.4Kg;以后按池内虾体重的15%投喂进行培育;步骤4,稻田移苗:选用两季稻或者三季稻种植区域进行虾稻共育,移苗前先根据稻田水温对温室大棚养殖水温进行调节,通过5-7天将温室大棚内水温梯度调节至稻田水温,水温调节一致后,在该水温下养殖3-5天;再将幼苗转移,虾苗转移规格为50~150尾/kg,虾苗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亩,每天喂食有机饲料两次,分别在上午7:00-8:00和17:00-18:00,每次投放量为虾苗总重量的4%-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培育池塘四周设有环形沟槽,中间设有浅滩,所述培育池塘面积8-12亩,长宽比为2:1为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滩上栽培有水草,所述水草的栽培的覆盖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整个浅滩面积的6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启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鲜可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