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生境管理来控制农田景观虫害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境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生境管理来控制农田景观虫害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半世纪以来,全球性农业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地表植被的快速演替、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措施的改进,以及农田环境质量与土壤营养的改变等。这些变化给农田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极大地威胁,也给这种背景下的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的害虫生态调控是在农田尺度上的单一作物中进行,主要体现在系统内的作物耕作与栽培、品种组合与布局、农事操作与管理、天敌保护与害虫防治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害虫种群调控。但大多数农田尺度上的害虫综合治理措施在大区域内应用推广往往受到限制。同样,大尺度的景观条件下的害虫控制措施应用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景观组成在田间尺度上并不具备可操作性。不同的天敌类群对景观格局响应的空间尺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以景观水平和农田尺度的空间复合系统,称之“马赛克镶嵌体”,形成农田生物的多样性,以控制害虫发生。生境管理(Habitatmanagement)是对农田“马赛克镶嵌体”的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生境管理来控制农田景观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农业景观区域划分为耕作区、过渡区、非植被区,过渡区包括林地、果地、人工牧草地、自然草地中的一种或任意种组合,耕作区由水/菜田斑块和旱作斑块构成,(过渡区+非植被区)∶水/菜田斑块∶旱作斑块=(2.3~2.7)∶(1.35~1.65)∶(5.4~6.6),以上为占地面积比;水/菜田斑块与旱作斑块的数量比为1∶4,水/菜田斑块与旱作斑块5年一轮作;所述水/菜田斑块用于种水稻或大田蔬菜;(2)旱作斑块采用小麦‑玉米+苜蓿间作套种模式,小麦条带宽度为60~80m,玉米条带宽度2.1~2.3m,苜蓿条带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生境管理来控制农田景观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农业景观区域划分为耕作区、过渡区、非植被区,过渡区包括林地、果地、人工牧草地、自然草地中的一种或任意种组合,耕作区由水/菜田斑块和旱作斑块构成,(过渡区+非植被区)∶水/菜田斑块∶旱作斑块=(2.3~2.7)∶(1.35~1.65)∶(5.4~6.6),以上为占地面积比;水/菜田斑块与旱作斑块的数量比为1∶4,水/菜田斑块与旱作斑块5年一轮作;所述水/菜田斑块用于种水稻或大田蔬菜;(2)旱作斑块采用小麦-玉米+苜蓿间作套种模式,小麦条带宽度为60~80m,玉米条带宽度2.1~2.3m,苜蓿条带宽度≥4×收割机宽度;苜蓿条带两侧为小麦条带和玉米条带,小麦-玉米1~2年一轮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