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996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稻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包括拨禾装置、收割装置、底盘、车架、脱粒装置、分离装置、卸料装置和储料仓,所述拨禾装置包括拨禾滚轮、两个滚轮支臂和压紧带,所述收割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前端的三个割刀和固定安装在底盘顶部的第一驱动设备,所述脱粒装置包括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呈两个相邻圆弧的脱粒板,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分离筛、第二分离筛、第二驱动设备和摆动设备,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第三驱动设备、第四驱动设备和呈两个相邻圆弧形状的筛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能够自动完成水稻收割的工序,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水稻脱壳后的损失率,并且操作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
技术介绍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也是北方人民的主要有机食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大生产的需要,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针对一些水稻田,传统的人工割稻方法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机械的水稻收割机便应运而生,水稻收割机是一种收割水稻的机器,传统的水稻收割机收割的效率低,收割效果差,而且操作起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包括拨禾装置、收割装置、底盘、车架、脱粒装置、分离装置、卸料装置和储料仓,所述拨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拨禾装置、收割装置、底盘(1)、车架(2)、脱粒装置、分离装置、卸料装置和储料仓,所述拨禾装置包括拨禾滚轮(3)、两个滚轮支臂(4)和压紧带,拨禾滚轮(3)设置在车架(2)的斜上方,每个滚轮支臂(4)的一端与拨禾滚轮(3)的中心轴连接,每个滚轮支臂(4)的另一端与车架(2)的两侧面连接,压紧带倾斜设置在车架(2)顶部,靠近拨禾滚轮(3)的一侧,所述收割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1)前端的三个割刀(9)和固定安装在底盘(1)顶部的第一驱动设备,所述底盘(1)包括前转向桥(1a)和后驱动桥(1b),前转向桥(1a)为三角履带轮,所述脱粒装置包括第一辊筒(15)、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拨禾装置、收割装置、底盘(1)、车架(2)、脱粒装置、分离装置、卸料装置和储料仓,所述拨禾装置包括拨禾滚轮(3)、两个滚轮支臂(4)和压紧带,拨禾滚轮(3)设置在车架(2)的斜上方,每个滚轮支臂(4)的一端与拨禾滚轮(3)的中心轴连接,每个滚轮支臂(4)的另一端与车架(2)的两侧面连接,压紧带倾斜设置在车架(2)顶部,靠近拨禾滚轮(3)的一侧,所述收割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1)前端的三个割刀(9)和固定安装在底盘(1)顶部的第一驱动设备,所述底盘(1)包括前转向桥(1a)和后驱动桥(1b),前转向桥(1a)为三角履带轮,所述脱粒装置包括第一辊筒(15)、第二辊筒(16)和呈两个相邻圆弧的脱粒板(17),第一辊筒(15)与第二辊筒(16)均呈水平状态设置在车架(2)的上方,脱粒板(17)固定设置在车架(2)的顶部,第一辊筒(15)与第二辊筒(16)中心轴均对应脱粒板(17)上弧形中心处的上方,第一辊筒(15)靠近压紧带,第二辊筒(16)靠近第一辊筒(15),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分离筛(22)、第二分离筛(23)、第二驱动设备和摆动设备,第一分离筛(22)呈水平状态设置在底盘(1)的上方,第二分离筛(23)呈水平状态设置在第一分离筛(22)下方,第二分离筛(23)设置在底盘(1)的顶部,第二驱动设备设置在底盘(1)的顶部,第二驱动设备的一侧与摆动设备相邻,第二驱动设备的另一侧与收割装置相邻,摆动设备包括有固定在第一分离筛(22)与第二分离筛(23)外侧的挡板和呈椭圆形的齿框(36),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第三驱动设备、第四驱动设备和呈两个相邻圆弧形状的筛板(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禾装置还包括电机(6)、传动带(7)和上料滑道(8),该电机(6)固定设置在车架(2)的顶部,电机(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7a),靠近电机(6)一侧的拨禾滚轮(3)中心轴前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轮(7b),第一传动轮(7a)与第二传动轮(7b)均设置有第一凹槽(7c),传动带(7)设置在第一传动轮(7a)和第二传动轮(7b)的第一凹槽(7c)内,该上料滑道(8)倾斜设置在车架(2)的顶部,上料滑道(8)在压紧带的下方,上料滑道(8)的前端开口处靠近拨禾滚轮(3),上料滑道(8)的尾端与脱粒板(17)一侧相邻,该压紧带为传送带(5),传送带(5)的上表面设置有挡块,传送带(5)的一侧设置传送电机(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装置还包括第一齿轮轴(11)、锥齿轮轴(12)和两个齿轮轴(13),第一驱动设备为第一电机(10),第一齿轮轴(11)包括有第一齿轮(11a)和第一轴承座(11b),第一驱动设备为第一电机(10),第一齿轮(11a)设置在第一电机(10)的前端,第一轴承座(11b)设置在第一齿轮轴(11)上,第一轴承座(11b)固定在底盘(1)的顶部,锥齿轮轴(12)设置在底盘(1)的顶部,锥齿轮轴(12)与第一齿轮轴(11)呈垂直状态,锥齿轮轴(12)包括有锥齿轮(12a)、第二齿轮(12b)和第二轴承座(12c),锥齿轮(12a)设置在锥齿轮轴(12)的前端,第二齿轮(12b)设置在锥齿轮轴(12)的尾部,第二轴承座(12c)设置在锥齿轮轴(12)上,第二轴承座(12c)固定在底盘(1)的顶部,第二齿轮(12b)与第一齿轮(11a)啮合,每个齿轮轴(13)均设置有两个齿轮(13a)和一个轴承座(13b),该两个齿轮轴(13)与锥齿轮轴(12)呈垂直状态,每个齿轮轴(13)均通过轴承座(13b)固定在底盘(1)的顶部,每个齿轮轴(13)的前后端均与两个齿轮(13a)相连接,每个齿轮轴(13)上相对的齿轮(13a)与锥齿轮(12a)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水稻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割刀(9)包括有三个竖直齿轮轴(14)和呈螺旋桨(37)形状的割刀(9),每个竖直齿轮轴(14)底端均穿过底盘(1)与下方的三个割刀(9)相连接,每个竖直齿轮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云张贝尼章飞云
申请(专利权)人:绩溪袁稻农业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