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0979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包括压砂瓜田弃耕后,连续两年掀砂暴晒,在掀砂暴晒连续两年后,重新压砂之前,施入有机类肥料,每种肥料用量为1吨/亩,将土壤旋耕30cm的深度,整平,在地表覆盖20厘米的新的砾石层,重新压砂。于第三年的4月上旬,掀去表面的砾石层,挖定植穴,在定植穴内拌土施用木霉生物有机肥后再在3~5cm深处点播西瓜种子后覆土或移栽西瓜苗后覆土轻轻压实,覆砂、浇水、覆膜,常规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强化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提高其活性,显著促进西瓜植株生长,提高西瓜植株的生物量,增强植株长势,还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环境治理领域,涉及一种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压砂西瓜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地区特有的种植模式,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压砂西瓜种植地区地处山川结合部,其中部干旱带地域广阔,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854.9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53天,≥10℃的活动积温3178℃(硒瓜从开花到成熟要求的积温是800℃~1000℃),昼夜温差在12~16℃。尤其在膨瓜期,适宜的昼夜温差和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瓜类作物干物质和糖分的积累。由于压砂瓜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其个大、瓤红、汁多、果肉鲜嫩、甘甜如蜜,富含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微量元素硒,具有抗癌美容的功效,所以有着“抗癌之王”的美称,其特有的保健价值令食者称赞。由于当地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为了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当地瓜农在地表覆盖15~20厘米的砾石(片石)层(简称压砂)来减少水分蒸发,保留水分,终于在石头缝里种出了“硒瓜”。压砂西瓜长期连作时,也会导致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尤其是枯萎病,一旦发生便会导致西瓜植株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砂瓜田弃耕后,于当年的6月,将土壤上层的砾石层整体推开,露出土壤表层,清出作物残体,将土壤旋耕20~30cm的深度,置于阳光下自然曝晒;第二年6月再次将土壤旋耕20~30cm的深度,置于阳光下自然曝晒;第二年10~11月将有机类肥料全层撒施,用量1吨/亩,将土壤旋耕20~30cm的深度,整平,在地表覆盖15~20厘米的新的砾石层,重新压砂,待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砂瓜田弃耕后,于当年的6月,将土壤上层的砾石层整体推开,露出土壤表层,清出作物残体,将土壤旋耕20~30cm的深度,置于阳光下自然曝晒;第二年6月再次将土壤旋耕20~30cm的深度,置于阳光下自然曝晒;第二年10~11月将有机类肥料全层撒施,用量1吨/亩,将土壤旋耕20~30cm的深度,整平,在地表覆盖15~20厘米的新的砾石层,重新压砂,待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砂瓜田弃耕后,于当年的6月中旬,将土壤上层的砾石层整体推开,露出土壤表层,清出作物残体,将土壤旋耕20~30cm的深度,置于阳光下自然曝晒;第二年6月中旬再次将土壤旋耕20~30cm的深度,置于阳光下自然曝晒;第二年11月将有机类肥料全层撒施,用量1吨/亩,将土壤旋耕20~30cm的深度,整平,在地表覆盖15~20厘米的新的砾石层,重新压砂,待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砾石为片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类肥料选自氨基酸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所述的生物有机肥优选木霉生物有机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酸有机肥是以牛粪、羊粪或秸秆为原料,进行好氧堆制,制成腐熟堆肥,然后向腐熟堆肥中添加10~20%(V/W)的酸解氨基酸溶液,后熟3~5天,期间每天翻抛一次,使物料pH调整到5.5所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砂西瓜连作抛荒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霉生物有机肥将木霉NJAU4742固体菌种与氨基酸有机肥按质量比1:9充分混合而成;优选将木霉NJAU4742固体菌种与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基酸有机肥按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为沈其荣路宇李静梅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