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881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颈部可穿戴设备,适于被围绕着佩戴于一用户的颈部,包括一支撑架、至少一调节单元和一硬件单元,其中所述调节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撑架可被折叠地连接至所述调节单元,其中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调节单元可调节宽度地被支撑在用户的躯干,所述硬件单元被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一智能系统连接以在用户和智能系统之间传输信号。所述颈部可穿戴设备利用肩部或者躯干进行支撑,减轻颈部的电子设备的负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可穿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穿戴设备及其交互,尤其涉及一种颈部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头部具有绝大多数的感官,视力、听力、声音输出等等都位于人体的颈部之上。耳机、麦克风、眼镜等等外部硬件设备都需要被佩戴于头部。而且,随着声音控制的智能设备逐渐增多,声音输出的信号采集和语言聆听的信号精确度都十分重要。现有的外部硬件设备大多数直接穿戴于头部,给头部增加了重量,那么颈部也需要承担更重的负担。特别是一些具有电池的电子设备,例如降噪耳机,电池的重量也随着耳机被头部承担。更多地,一些降噪耳机的电池被耳机主体吊坠着,使用中会有很多不便。电池一般地在设备的单侧,颈椎会不自觉的向一侧弯曲,也就是会影响颈部的正常弯曲或者导致颈部受到压力制约。现有的电子设备的电气接线也会暴露在外,经常的弯折性使用会造成折损。另外的一些声音控制设备通常放置在靠近远人体的电源附近,这些设备距离人体头部相对较远。因此,除非大声地或靠近地说话,否则对于人体的声音输出是很难为控制设备提供语音信号。相对地,设备发出的反馈声音也必须响亮,以供人体在远处收听。智能设备和人体之间的物理距离是信号采集技术发展的不可避免的制约因素。每天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颈部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和至少一硬件单元,其中所述硬件单元被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以在所述支撑架周围与用户传递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颈部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和至少一硬件单元,其中所述硬件单元被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以在所述支撑架周围与用户传递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可穿戴设备,其中所述硬件单元被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以收集用户发出的声音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可穿戴设备,其中所述硬件单元被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以向用户提供声音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可穿戴设备,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腿和一保持臂,其中在所述支撑腿和所述保持臂之间形成一保持角度,其中所述支撑腿被佩戴而支撑于用户躯干的状态下,所述保持臂适于支撑用户头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可穿戴设备,其中所述保持臂可折叠地端接于所述支撑腿。6.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颈部可穿戴设备,其中所述硬件单元被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一智能系统可通信地连接,以在用户和智能系统之间传输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可穿戴设备,其中所述硬件单元被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一智能系统连接,以在用户和智能系统之间传输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可穿戴设备,其中所述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季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