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尚民专利>正文

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822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主要设有一预设大小的板片,依其所设计预包梁柱的样式、尺寸于弯折处正面设有一凹槽,且于该凹槽内黏设有一不织布条,另于该板片背面对应该凹槽处裁设一对应预弯折角度的V型导角,并于垂直该导角处设有多个嵌槽,且于各嵌槽内嵌设有一同于弯折角度的L型嵌块,使板片于弯折后与该嵌块的二侧相贴合,藉以增强该构造的结构性,最后再于板片的正面施以木皮贴覆,并将该构造施作于现场预包边的梁柱部份,以达到快速、稳固的梁柱包边构造。(*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尤指一种构造简易、稳固,施作快速、方便,并可缩短现场施作时间及避免现场施工时锯切料的噪音,达到梁柱包边构造设计能节省工时成本。
技术介绍
按,由于生活水准的提升,使得人们对于住的品质也愈来愈讲究,以致于室内装潢也愈来愈普遍,而无论是新购成屋的装潢或是旧屋的翻修装潢,其木工装潢则占了绝大部份,又为了使室内的设计能够具有整体性的视觉效果,所以对于结构体梁柱的包覆则时常可见,而常用的梁柱包边方法,则由施作人员于现场依预包覆的各边分别裁切,再钉、贴于梁柱上,最后在施予批土油漆或贴皮处理,但由于温度的变化及空气中的湿气,使得各转折接缝处于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龟裂现象而造成美观上的破坏。再者,由于社区的管理愈来愈完善,以致于管理的规定也愈来愈多,使得房屋于装修时产生的噪音及灰尘等的限制也相对增加,因而造成现场施作上许多不便,且亦碍于场地空间的限制,使得施工时效的降低,进而增加人事成本的付出,故如何设计一坚固耐用,且施作快速简易的梁柱包边构造,乃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缺点,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期能开发一种坚固、简易、且方便施作的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为本技术所欲研创的专利技术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其具简单、坚固的构造,可依设计的需求于工厂先行制造,再于现场组制,以减少现场施作上的不便及节省工时,进而降低人事成本,以及提升工作的时效性。-->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是一种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可于工厂先行制作完成,再于现场组装施工,其制作方法是包括下列步骤:a.于一预设大小的板片,依其所设计预包梁柱的样式、尺寸于弯折处正面刨除一0.1mm深的凹槽。b.再于上述凹槽内黏贴上一不织布条。c.另于该板片背面对应凹槽处裁设一对应预弯折角度的V型导角,并于垂直该导角处设有多个嵌槽,且于各嵌槽内嵌设有一同于弯折角度的L型嵌块。d.最后再于板片的正面施以木皮贴覆。藉此,以完成一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并将该构造施作于现场预包边的梁柱部份,以达到构造简单、坚固,且施作快速、方便的功效。本技术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制作步骤a、b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制作步骤c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制作步骤d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组合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局部的剖面视图。图6是本技术组装于柱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局部的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附图1~图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1,是于工厂设计制作完成,再于现场组装施工的构造,其制作方法有包括下列步骤:a.先于一预设大小的板片10,依其所设计预包梁柱2的样式,参图6,尺寸于弯折处正面刨除一0.1mm深的凹槽11,如图1。b.再于上述凹槽11内黏贴上一不织布条12,如图1。-->c.另于该板片10背面对应凹槽11处裁设一对应预弯折角度的V型导角13,使板片10区分成为左片10a、中片10b及右片10c,为加强板片10折叠后结合强度,并于垂直该导角13处设有多个嵌槽14,且于各嵌槽14内可嵌设有一同于弯折角度的L型嵌块15,如图2。d.最后再于板片10的正面施以木皮16贴覆,藉此,以完成一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1,如图2。请同时参附图4~图6所示,本技术以90型梁柱包边构造1为包覆梁柱2为例。于现场组装施工时,可将板片10二侧将左片10a及右片10c由弯折处向内弯折,使内侧裁设的V型导角13两侧斜面相互贴合,并加以施加黏胶而黏合,形成一立体造形呈ㄇ字形的包边构造,当为加将其结构的强度时,则可同时也将嵌槽14与L型嵌块15的二侧相黏结贴合,藉以增强该构造的结构性,并将整个梁柱包边构造1贴覆于预包梁柱2的表面,以达到梁柱包边的功效。由于该梁柱包边构造1正面于弯折处黏贴有一不织布条12,使得V型导角13受折湾处不会产生裂纹于正面,可利用预先黏贴的不织布条12其韧性而保持弯折点呈现出完美的折角,整体结构坚固耐用不因温度的变化及空气中的湿气的影响,于转折接缝处产生龟裂现象,且该梁柱包边构造1因事先于施工现场丈量好尺寸,便可以于工厂内锯切料制作完成,而再于现场只需组装、上胶、油漆,所以不受现场施作时,锯料木屑粉尘漫飞、高分贝噪音环境限制及场地空间等许多不便的影响,进而降低人事成本,以及提升工作的时效性。请同参图7、图8所示,是于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可依设计的需求改变板片10背面V型导角13的角度,且同时改变L型嵌块15的角度,如此,即可得到不同形状、不同角度样式的梁柱包边构造1,以增加使用上的变化性及实用性。再者,本技术可依施工上的需求,于现场组装完成后再行贴上原木皮,或依设计的需求施以批土油漆,以求设计上的整体性表现。综上所述,本技术以其构造简单、坚固耐用的创新设计,可于工厂先行制造,再于现场组制,进而降低人力成本浪费,并提升工作的时效性,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确已-->符合专利申请的要件,依法提出专利申请。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凡习于本业的人士所明显可作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悖离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其特征在于:    设有一板片,于板片上正面刨除至少一凹槽,于凹槽内黏贴上一不织布条,再于该板片背面对应凹槽处裁设一对应预弯折角度的V型导角,使V型导角二侧斜面可折叠而对合,于斜面上黏合有黏胶而稳固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造,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板片,于板片上正面刨除至少一凹槽,于凹槽内黏贴上一不织布条,再于该板片背面对应凹槽处裁设一对应预弯折角度的V型导角,使V型导角二侧斜面可折叠而对合,于斜面上黏合有黏胶而稳固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工装潢梁柱包边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尚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