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81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护听器。护听器包括左耳罩和右耳罩,左耳罩和右耳罩中的每一耳罩包括外壳和由外壳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中设置有分隔板、扬声器和降噪控制模块;其中,分隔板具有一中空孔洞,扬声器与孔洞卡合,分隔板与扬声器配合,将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扬声器的输入端位于第一腔体中,扬声器的输出端位于第二腔体中;降噪控制模块位于第一腔体中,与扬声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听器,通过分隔板、扬声器和降噪控制模块的设置,使得第二腔体中产生用于抵消外部噪声的翻转声信号,以实现对外部噪声的降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降噪耳机或普通护听器无法实现全频带降噪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听器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护听器
,尤其涉及一种护听器。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降噪耳机或普通护听器基本都是采用机壳隔音和机体内部吸音材料吸音等被动方式来降低外界噪声,经过科学检测发现,此类降噪耳机或普通护听器只对1KHz以上的噪声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而对于低于1KHz的中低频噪声的降噪效果较差。中低频噪声的音频波长较长,穿透力强,频谱具有更多的能量,中低频噪声不容易通过被动方式来降低或消除,而中低频噪声虽然对人的生理上的直接影响没有高频噪声那么明显,但会对人的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在劳动保护领域,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经常工作于具有噪声的工作环境中,因此,研制一种具有全频带降噪功能的护听器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护听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噪耳机或普通护听器无法实现全频带降噪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护听器,包括左耳罩和右耳罩,所述左耳罩和所述右耳罩中的每一耳罩包括外壳和由所述外壳所围成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中设置有分隔板、扬声器和降噪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分隔板具有一中空孔洞,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孔洞卡合,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扬声器配合,将所述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听器,包括左耳罩和右耳罩,所述左耳罩和所述右耳罩中的每一耳罩包括外壳和由所述外壳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空间中设置有分隔板、扬声器和降噪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分隔板具有一中空孔洞,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孔洞卡合,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扬声器配合,将所述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扬声器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扬声器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降噪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与所述扬声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降噪控制模块获取外部噪声对应的电信号并进行翻转,生成翻转电信号,并将所述翻转电信号发送至所述扬声器,产生翻转声信号,以使得传输至所述第二腔体中的外部噪声与所述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听器,包括左耳罩和右耳罩,所述左耳罩和所述右耳罩中的每一耳罩包括外壳和由所述外壳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空间中设置有分隔板、扬声器和降噪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分隔板具有一中空孔洞,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孔洞卡合,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扬声器配合,将所述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扬声器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扬声器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降噪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与所述扬声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降噪控制模块获取外部噪声对应的电信号并进行翻转,生成翻转电信号,并将所述翻转电信号发送至所述扬声器,产生翻转声信号,以使得传输至所述第二腔体中的外部噪声与所述翻转声信号进行叠加,实现降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听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音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每一耳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宋瑞祥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