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79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成像装置,包括钻孔孔壁和固定螺杆,所述钻孔孔壁开设在地面内部,且地面上方设置有顶盘,所述顶盘侧面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一端连接有三脚架,所述三脚架底部连接有底座,且底座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三脚架上连接有第一固定带,且第一固定带一端连接有卡扣,所述三脚架上连接第二固定带,且第二固定带一端连接有卡槽,所述顶盘下方固定有井口滑轮,且井口滑轮上固定有绞车,所述井口滑轮上设置有传输电缆,且传输电缆另一端连接有探头筒,所述探头筒内部安置有高清数字摄像头,且高清数字摄像头下方设置有锥型反射镜。该井下成像装置在钻孔现场直接采集,避免岩芯实物的运输和保存困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成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探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井下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物探、水文地质、矿产勘察等等工程工作中,尽管已经有了很多无损探测方法,如电法、磁法、声波探测等等手段,但通常都还需要通过钻孔采取岩芯来对其进行标定和校正,以便获取准确的地下地质体资料。甚至在很多的工程工作中,钻孔取芯还是主要的勘察手段。但岩芯实物的运输保存又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作,而且不易追溯,尽管已经有一些数字化技术在使用,但也主要限于对采取后的岩芯进行拍照留存,难以再现地下地质体的完整情况;而若遇地质状况复杂、岩层破碎、或者孔径过大的情况下,钻机打孔过程中根本采取不到岩芯,以至于工程人员无法准确获取地层的岩性、溶蚀程度、裂隙发育情况、构造发育情况等信息,给工程的后续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井下成像装置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成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探测技术因岩层破碎、孔径过大采取不到岩芯,同时岩芯实物难以运输保存和岩芯数字化,以及现有的井下成像装置放置在地面上方的三脚架不能很好的进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成像装置,包括钻孔孔壁(2)和固定螺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孔壁(2)开设在地面(1)内部,且地面(1)上方设置有顶盘(3),所述顶盘(3)侧面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一端连接有三脚架(5),所述三脚架(5)底部连接有底座(6),且底座(6)内部开设有内槽(7),所述固定螺杆(8)放置在内槽(7)中,所述三脚架(5)上连接有第一固定带(9),且第一固定带(9)一端连接有卡扣(10),所述三脚架(5)上连接第二固定带(11),且第二固定带(11)一端连接有卡槽(12),所述顶盘(3)下方固定有井口滑轮(13),且井口滑轮(13)上固定有绞车(14),所述井口滑轮(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成像装置,包括钻孔孔壁(2)和固定螺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孔壁(2)开设在地面(1)内部,且地面(1)上方设置有顶盘(3),所述顶盘(3)侧面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一端连接有三脚架(5),所述三脚架(5)底部连接有底座(6),且底座(6)内部开设有内槽(7),所述固定螺杆(8)放置在内槽(7)中,所述三脚架(5)上连接有第一固定带(9),且第一固定带(9)一端连接有卡扣(10),所述三脚架(5)上连接第二固定带(11),且第二固定带(11)一端连接有卡槽(12),所述顶盘(3)下方固定有井口滑轮(13),且井口滑轮(13)上固定有绞车(14),所述井口滑轮(13)上设置有传输电缆(15),且传输电缆(15)另一端连接有探头筒(16),所述探头筒(16)上设置有照明光源(17),所述探头筒(16)内部安置有高清数字摄像头(18),且高清数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权海陈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多丽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