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图像边缘提取的智能图像辅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79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图像边缘提取的智能图像辅助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铰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末端转动连接在底板的上端,四个支撑柱之间共同固定有隔板,所述转动板位于隔板的下端,所述隔板上转动套接有竖杆,所述隔板的上端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齿,所述移动槽内安装有齿轮,且齿轮和齿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将图像进行固定,方便扫描器稳定进行扫描,而且能够全面扫描,有利提高扫描质量,不需要人工不断进行对齐,有效的提高了扫描效率,有利于加快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图像边缘提取的智能图像辅助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图像边缘提取的智能图像辅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边缘提取,指数字图像处理中,对于图片轮廓的一个处理,对于边界处,灰度值变化比较剧烈的地方,就定义为边缘,也就是拐点,拐点是指函数发生凹凸性变化的点,二阶导数为零的地方,并不是一阶导数,因为一阶导数为零,表示是极值点,有时在进行图像边缘提取时,需要先将图像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在进行处理,但是现在的图像扫描器在扫描图像时,图像容易移动,从而造成不能正常进行扫描,而且一般都是固定进行扫描,需要人工不断进行调整图像位置进行对齐,降低了图像处理速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图像边缘提取的智能图像辅助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图像边缘提取的智能图像辅助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图像边缘提取的智能图像辅助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铰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末端转动连接在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图像边缘提取的智能图像辅助处理装置,包括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上端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1),所述底板(7)的上端一侧铰接有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且第二电动伸缩杆(5)的末端转动连接在底板(7)的上端,四个支撑柱(1)之间共同固定有隔板(16),所述转动板(6)位于隔板(16)的下端,所述隔板(16)上转动套接有竖杆(25),所述隔板(16)的上端设有移动槽(21),所述移动槽(21)内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齿(19),所述移动槽(21)内安装有齿轮(23),且齿轮(23)和齿(19)相啮合,所述移动槽(21)内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图像边缘提取的智能图像辅助处理装置,包括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上端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柱(1),所述底板(7)的上端一侧铰接有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且第二电动伸缩杆(5)的末端转动连接在底板(7)的上端,四个支撑柱(1)之间共同固定有隔板(16),所述转动板(6)位于隔板(16)的下端,所述隔板(16)上转动套接有竖杆(25),所述隔板(16)的上端设有移动槽(21),所述移动槽(21)内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齿(19),所述移动槽(21)内安装有齿轮(23),且齿轮(23)和齿(19)相啮合,所述移动槽(21)内的底部设有开口(20),所述齿轮(23)上贯穿设有第三转轴(22),且第三转轴(22)的下端贯穿开口(20)并延伸至隔板(16)的下端,所述第三转轴(2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扫描器(18),所述扫描器(18)的上端设有滑槽(17),且竖杆(25)的下端安装在滑槽(17)内,四个支撑柱(1)的上端共同固定有顶板(24),所述顶板(24)的上端固定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末端贯穿顶板(24)并延伸至顶板(24)的下端,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上转动套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胡平刘光宇朱凌李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