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电容器新型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604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电容器新型外壳结构,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阳极引线和阴极引线,所述阳极引线和阴极引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芯子,所述芯子的表面与第一框架内壁之间填充有电解质,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框架结构技术领域。该一种精密电容器新型外壳结构,解决了目前使用的电容器外壳一般为整体式的当电容发生故障时,需要电烙铁将引线从电路板上更换,操作相对复杂,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使其与电路板贴合,而且重复焊接容易造成电路板损坏,会进一步增加维修难度和经济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电容器新型外壳结构
本技术涉框架结构及
,具体为一种精密电容器新型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定义1:电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随着电容器的发展,精密要求程度也随之提高,目前使用的电容器外壳一般为整体式的当电容发生故障时,需要电烙铁将引线从电路板上更换,操作相对复杂,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使其与电路板贴合,而且重复焊接容易造成电路板损坏,会进一步增加维修难度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电容器新型外壳结构,解决了目前使用的电容器外壳一般为整体式的当电容发生故障时,需要电烙铁将引线从电路板上更换,操作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电容器新型外壳结构,包括上壳(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包括第一框架(3),所述第一框架(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顶部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阳极引线(5)和阴极引线(6),所述阳极引线(5)和阴极引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芯子(8),所述芯子(8)的表面与第一框架(3)内壁之间填充有电解质(9),所述底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塞(7),所述下壳(2)包括第二框架(12)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3),所述第二框架(12)的内壁相对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第二框架(12)的顶部且位于连接板(14)的相对两侧均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电容器新型外壳结构,包括上壳(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包括第一框架(3),所述第一框架(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顶部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阳极引线(5)和阴极引线(6),所述阳极引线(5)和阴极引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芯子(8),所述芯子(8)的表面与第一框架(3)内壁之间填充有电解质(9),所述底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塞(7),所述下壳(2)包括第二框架(12)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3),所述第二框架(12)的内壁相对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第二框架(12)的顶部且位于连接板(14)的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15),所述第一卡槽(15)的内壁相对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0),所述连接杆(19)远离第二限位块(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18),所述第三限位块(18)远离连接杆(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1),所述导向杆(2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卓奇万四平罗华健蔡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壳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