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触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触控装置(或触摸屏)作为一种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诸如手机、游戏机、公共信息查询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各种电子产品中。在实际应用中,触控装置通常与显示屏结合形成触控显示面板,用户通过触控显示面板输入数据或指令,可取代机械式的键盘、鼠标等传统输入媒介,极大地简化了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根据技术原理分类,触控装置的触控方式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音响脉冲式、超声波式、电磁感应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控装置由于通常具有能够高速检测所触摸的位置的优点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电容式触控装置的触控电极(或感应电极)的材料通常为铟锡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如ITO),但是金属氧化物通常使用真空溅射成膜,成本高,并且随着尺寸增大金属氧化物的面电阻较大,在受弯曲时容易被破坏,因此开发金属氧化物的替代材料是本领域的重要课题。金属纳米线如银纳米线(SilverNanoWires,SNW)是已开发的金属氧化物的替代材料中较为成熟的一种。金属纳米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多个透明电极和多个引出电极,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和所述多个引出电极均包括金属纳米线,且所述多个透明电极与所述多个引出电极在每个所述透明电极的延伸方向上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个所述引出电极在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至少一个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多个透明电极和多个引出电极,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和所述多个引出电极均包括金属纳米线,且所述多个透明电极与所述多个引出电极在每个所述透明电极的延伸方向上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每个所述引出电极在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至少一个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和所述多个引出电极的保护层,并且,每个所述引出电极中的部分所述金属纳米线从所述保护层的表面露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金属纳米线从位于所述凹槽的内壁的保护层的表面露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线层,所述走线层覆盖所述引出电极上方的部分所述保护层,所述走线层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楠,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