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049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异地协同设计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将BIM模型通过BIM云协同平台的Revit客户端插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搭设有Revit服务;S2、终端设备通过BIM云协同平台连接云端服务器,在终端设备的Revit软件上打开云端服务器的BIM模型,生成包含该BIM模型的本地文件,并同时生成包括当前用户权限的工作集;S3、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的Revit软件编辑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模型构件,模型构件的增量部分同步上传至BIM云协同平台,BIM模型实时更新共享。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多个用户异地协同设计,打通项目异地办公的壁垒,实现跨区域、跨团队的BIM协同合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地协同设计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BIM技术的变革实则为应用载体和信息管理模式的变革。BIM技术的基础是模型,核心是信息,应用是协同。协同设计是指多个个体或部门为同一个设计目标而完成不同阶段性设计任务的设计过程。在建筑施工领域就是将所有建筑信息不断传递、完善、管理的过程。这不仅包括设计人员的信息实时共享,还包括项目前后阶段之间的信息传递与衔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传统的协同设计工作是线性的,各专业之间信息相对封闭,获取信息易出现偏差、信息不对等等问题。国内BIM建模使用的主流软件是Autodesk公司的Revit软件。该软件在局域网环境提供协同建模功能,使各专业可以实时共享设计信息,且以并行的方式进行协同设计。但由于工程设计涉及多个不同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BIM模型通过BIM云协同平台的Revit客户端插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搭设有Revit服务;S2、终端设备通过BIM云协同平台连接所述云端服务器,在终端设备的Revit软件上打开云端服务器的BIM模型,生成包含该BIM模型的本地文件,并同时生成包括当前用户权限的工作集;S3、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的Revit软件编辑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模型构件,模型构件的增量部分同步上传至BIM云协同平台,BIM模型实时更新共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BIM模型通过BIM云协同平台的Revit客户端插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搭设有Revit服务;S2、终端设备通过BIM云协同平台连接所述云端服务器,在终端设备的Revit软件上打开云端服务器的BIM模型,生成包含该BIM模型的本地文件,并同时生成包括当前用户权限的工作集;S3、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的Revit软件编辑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模型构件,模型构件的增量部分同步上传至BIM云协同平台,BIM模型实时更新共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的Revit软件编辑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模型构件时,能够看到其他用户创建的模型构件,但只能编辑自身权限范围内的模型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当需要修改其他用户权限范围内的模型构件时,修改方向该用户发送模型构件借用请求,待该用户同意后,修改方修改该模型构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方修改该模型构件之后,该模型构件的增量部分上传至BIM云协同平台,BIM模型实时更新共享。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增量部分上传至BIM云协同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李金生陈应方斌吴善农刘坦柳博予洪苑乾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