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036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有对应关系的数据转换方法和无对应关系的数据转换方法,所述有对应关系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同层一对一的数据转换方法、同层一对多的数据转换方法和不同层数据的数据转换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实现了第一时期基础测绘数据到第二时期基础测绘数据的转换,通过这种转换,可以实现第一时期数据与第二时期数据的互联互通,为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历史数据对照对比、总览、统计提供数据基础,为实现“互联互通、协同服务”地理信息服务提供了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信息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城市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与建设、基础产业布局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十分迫切、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基础测绘成果的现势性和数字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既为基础测绘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难得的机遇,也对基础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二时期提出加快发展基础测绘,积极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由于不同时期的基础测绘数据标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造成数据管理上“分而治之”的局面,不利于数据的统一规划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地理信息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实现了“旧标准”数据到“新标准”数据的转换。该方法是一种基于数据代码分类的数据转换方法,将不同时期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范化、统一化。为数据同一管理与应用提供基础支撑。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是否有对应关系;b、若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有对应关系,则判断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是否相同;c、若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相同,则采用同层一对一的数据转换方法或同层一对多的数据转换方法进行数据转换;d、若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不相同,则采用不同层数据的数据转换方法进行数据转换;e、若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无对应关系,则判断是否能找到与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相近的数据代码分类;f、若能找到与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相近的数据代码分类,则采取构面或构点或构线的方法进行数据转换;g、若不能找到与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相近的数据代码分类,则对数据不做转换处理。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同层一对一的数据转换方法为:对于新标准下的数据代码分类,在旧标准中能找到唯一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数据代码分类,且二者在两套标准下数据层相同,则把每一个旧要素代码转换为新要素代码,将原数据属性值按照新标准下的属性要求一一填写,并将旧标准要素分类体现的属性值填入新标准相应字段中,完成转换。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同层一对多的数据转换方法为:对于新标准下的数据代码分类,在旧标准中能找到多个与之相对应的数据代码分类,且二者在两套标准下数据层相同,则把每一个旧要素代码转换为新要素代码,将原数据属性值按照新标准下的属性要求一一填写,并将旧标准要素分类体现的属性值填入新标准相应字段中,完成转换。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不同层数据的数据转换方法为:对于新标准下的数据代码分类,在旧标准中能找到一个或者多个与之相对应的数据代码分类,但二者属于不同的数据层,则把每一个旧要素代码转换为新要素代码,将原数据属性值按照新标准下的属性要求一一填写,并将数据归类至新标准的数据层中,完成转换。优选的,所述步骤f具体为:采取构面或构点或构线的方法进行数据转换,并将其要素代码转换为新要素代码,将原数据属性值按照新标准下的属性要求一一填写,将数据归类至新标准的数据层中,完成转换。进一步的,所述非同构转换方法是基于计算机装置来实现的,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实现非同构转换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实现了第一时期基础测绘数据到第二时期基础测绘数据的转换,通过这种转换,可以实现第一时期数据与第二时期数据的互联互通,为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历史数据对照对比、总览、统计提供数据基础,为实现“互联互通、协同服务”地理信息服务提供了条件。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的工作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是基于计算机装置来实现的,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实现非同构转换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是否有对应关系;b、若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有对应关系,则判断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是否相同;c、若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相同,则采用同层一对一的数据转换方法或同层一对多的数据转换方法进行数据转换。所述同层一对一的数据转换方法为:对于新标准下的数据代码分类,在旧标准中能找到唯一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数据代码分类,如新标准下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站点”唯一对应旧标准下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站点”,二者同属于“定位基础”数据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旧要素代码直接转换为新要素代码,并将原数据属性值按照新标准下的属性要求一一填写,完成转换。如表1、表2、表3所示:表1第一时期数据代码表(旧)代码要素名称几何特征图形表达要素层100000定位基础1103011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站点点点符号CPTP1103021卫星定位等级点点点符号CPTP表2第二时期数据代码表(新)表3要素代码转换表所述同层一对多的数据转换方法为:对于新标准下的数据代码分类,在旧标准中能找到多个与之相对应的数据代码分类,如新标准下的“液、气贮存设备”,对应旧标准“依比例液、气贮存设备”、“密集成群液、气贮存设备”,三者同属于“居民地及设施”数据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每一个旧要素代码转换为新要素代码,将原数据属性值按照新标准下的属性要求一一填写,并将旧标准要素分类体现的属性值填入新标准相应字段中。如:旧标准中的“依比例液、气贮存设备”转换到新标准数据时应在数据属性“FORM”字段中标注“单个”。旧标准中的“密集成群液、气贮存设备”转换到新标准数据时应在数据属性“FORM”字段中标注“成片”,完成转换。如表4、表5、表6所示:表4第一时期数据代码表(旧)代码要素名称几何特征图形表达要素层3210007依比例液、气贮存设备点点符号RFCA3210017密集成群液、气贮存设备点点符号RFCA表5第二时期数据代码表(新)表6要素代码转换表d、若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不相同,则采用不同层数据的数据转换方法进行数据转换;所述不同层数据的数据转换方法为:对于新标准下的数据代码分类,在旧标准中能找到一个或者多个与之相对应的数据代码分类,如新标准下的“盐碱地”,对应旧标准下的“盐碱地”,前者属于“植被与土质”数据层,后者属于“地貌”数据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每一个旧要素代码转换为新要素代码,将原数据属性值按照新标准下的属性要求一一填写,并将数据归类至新标准的数据层中,完成转换。如表7、表8、表9所示:表7第一时期数据代码表(旧)代码要素名称几何特征图形表达要素层8301008盐碱地面TERA表8第二时期数据代码表(新)表9要素代码转换表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是否有对应关系;b、若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有对应关系,则判断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是否相同;c、若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相同,则采用同层一对一的数据转换方法或同层一对多的数据转换方法进行数据转换;d、若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不相同,则采用不同层数据的数据转换方法进行数据转换;e、若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无对应关系,则判断是否能找到与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相近的数据代码分类;f、若能找到与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相近的数据代码分类,则采取线构面或线构点或面构线或面构点的方法进行数据层的转换;g、若不能找到与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相近的数据代码分类,则对数据不做转换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是否有对应关系;b、若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有对应关系,则判断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是否相同;c、若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相同,则采用同层一对一的数据转换方法或同层一对多的数据转换方法进行数据转换;d、若旧标准与新标准下的数据层不相同,则采用不同层数据的数据转换方法进行数据转换;e、若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与新标准数据代码分类无对应关系,则判断是否能找到与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相近的数据代码分类;f、若能找到与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相近的数据代码分类,则采取线构面或线构点或面构线或面构点的方法进行数据层的转换;g、若不能找到与旧标准数据代码分类相近的数据代码分类,则对数据不做转换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同层一对一的数据转换方法为:对于新标准下的数据代码分类,在旧标准中能找到唯一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数据代码分类,且二者在两套标准下数据层相同,则把每一个旧要素代码转换为新要素代码,将原数据属性值按照新标准下的属性要求一一填写,并将旧标准要素分类体现的属性值填入新标准相应字段中,完成转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同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宗玮李玉琳孟静王珊姜毅王意张秀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