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基准体系下直径要素-宽度要素基准组合遵循公差相关要求的检验公差带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差原则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三基准体系下直径要素-宽度要素基准组合遵循公差相关要求的检验公差带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公差原则是确定被测要素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之间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公差原则包括独立原则和相关要求,独立原则是指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彼此无关的公差要求,相关要求是指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公差相关要求包括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以及最大实体要求下的可逆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下的可逆要求等。应用公差相关要求可以获得奖励公差和转移公差两种公差补偿效益。奖励公差为被测要素的尺寸误差或几何误差未到达公差值的误差富余而进行相互补偿的数值;转移公差为基准要素的尺寸和几何误差未达到公差值的误差富余而补偿给被测要素几何公差的数值。奖励公差和转移公差能够扩大被测要素的检验公差值,从而提高零件的合格率、降低制造成本。虽然使用转移公差能够提高制造效益,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关要求的应用存在诸多困难,包括设计基础理论和检验方法等多个方面。其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基准体系下直径要素‑宽度要素基准组合遵循公差相关要求的检验公差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全部基准要素分别建立D_DFS和M_DFS;所述全部基准要素由一个平面要素、一个直径要素和一个宽度要素组成;S2,从所建立的D_DFS和M_DFS中,选取两个或三个D_DFS构成D_DFS构件,选取两个或三个M_DFS构成M_DFS构件;根据所述D_DFS构件建立设计坐标系,根据所述M_DFS构件建立测量坐标系;S3,根据D_DFS构件和M_DFS构件装配后存在的相对运动建立设计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的相对运动关系;根据所述相对运动关系,定义转移公差和被测要素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基准体系下直径要素-宽度要素基准组合遵循公差相关要求的检验公差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全部基准要素分别建立D_DFS和M_DFS;所述全部基准要素由一个平面要素、一个直径要素和一个宽度要素组成;S2,从所建立的D_DFS和M_DFS中,选取两个或三个D_DFS构成D_DFS构件,选取两个或三个M_DFS构成M_DFS构件;根据所述D_DFS构件建立设计坐标系,根据所述M_DFS构件建立测量坐标系;S3,根据D_DFS构件和M_DFS构件装配后存在的相对运动建立设计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的相对运动关系;根据所述相对运动关系,定义转移公差和被测要素检验公差带;S4,采用变长曲柄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摆杆机构的串联组合表示设计坐标系相对于测量坐标系的最大相对运动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摆杆机构的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计算所述被测要素检验公差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_DFS是基准要素设计极限状态下的反向包容几何,所述M_DFS的建立遵循以下规则:a)第一基准要素的测量模拟基准要素M_DFS1的几何形状与第一基准要素的公称形状相同,且与所述第一基准要素的实际表面保持最大接触;b)第二基准要素的测量模拟基准要素M_DFS2的几何形状与第二基准要素的公称形状相同,且与M_DFS1保持公称相对位置关系、与第二基准要素的实际表面保持最大接触;c)第三基准要素的测量模拟基准要素M_DFS3的几何形状与第二基准要素的公称形状相同,且与M_DFS2、M_DFS3保持公称相对位置关系、与第三基准要素的实际表面保持最大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组成D_DFS构件的各D_DFS之间的位置尺寸与组成M_DFS构件的各M_DFS之间的位置尺寸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S21,根据D_DFS与M_DFS的组成要素或导出要素确定一组构造要素,所述构造元素包括点P0、线La和面Fp,所述一组构造元素对应一个坐标系;S22,第一基准要素的D_DFS与M_DFS导出元素的点pi、线li、面fi分别直接对应构造元素P0、La、F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