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确度的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29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确度的编码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编码器顶盒,所述编码器顶盒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底端安装盒,所述底端安装盒的顶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测试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光源接收板,内侧的发光二极管的光经过第一隔板和第一光源接收板的通槽照射到第二透镜,NUC控制器第二透镜将光源的光聚焦到第二隔板上,聚焦的光源经过第二隔板的通槽照射到第二发光二极管底端的光电接收管上,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源接收板底端的光电接收管同时接收到光源时,NUC控制器进行转动计数,解决了使用编码器时,编码器同时在同一平面接收光源,编码器转动计数不够准确,影响编码器使用的准确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确度的编码器
本技术属于编码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精确度的编码器。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编码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使用编码器时,编码器同时在同一平面接收光源,编码器转动计数不够准确,影响编码器使用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编码器内侧光源接收管内侧隔板转动时,内侧隔板与外壳内侧摩擦较大,影响编码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确度的编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用编码器时,编码器同时在同一平面接收光源,编码器转动计数不够准确,影响编码器使用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编码器内侧光源接收管内侧隔板转动时,内侧隔板与外壳内侧摩擦较大,影响编码器的使用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确度的编码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编码器顶盒,所述编码器顶盒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底端安装盒,所述底端安装盒的顶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且底端安装盒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测试转轴,所述测试转轴的外侧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透镜、第一隔板、第一光源接收板、第二透镜、第二隔板和第二光源接收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一光源接收板、第二隔板和第二光源接收板的外侧均设置有滚珠座,所述滚珠座的内侧设置有滚珠,所述第一光源接收板和第二光源接收板的底端均设置有光电接收管,所述第二光源接收板的顶端设置有NUC控制器,所述测试转轴贯穿于编码器顶盒的顶端并延伸至编码器顶盒的外侧,所述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接收管均与NUC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内侧均开设有矩形通槽。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一透镜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透镜的焦距。优选的,所述测试转轴与编码器顶盒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光源接收板的内侧设置有环形通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测试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光源接收板,发光二极管发出光源,光通过第一透镜传输,聚焦到第一隔板,当第一隔板的通槽转动到光源聚焦点时,光经过通槽射到光电接收管,光电接收管接收到光,同时,靠近内侧的发光二极管发出光,内侧的发光二极管的光经过第一隔板和第一光源接收板的通槽照射到第二透镜,NUC控制器第二透镜将光源的光聚焦到第二隔板上,聚焦的光源经过第二隔板的通槽照射到第二发光二极管底端的光电接收管上,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源接收板底端的光电接收管同时接收到光源时,NUC控制器进行转动计数,解决了使用编码器时,编码器同时在同一平面接收光源,编码器转动计数不够准确,影响编码器使用准确性的问题。(2)本技术在第二光源接收板的外侧均设置有滚珠座,测试转轴转动时,第一隔板、第一光源接收板、第二隔板和第二光源接收板的外侧的滚珠座的内侧设置有滚珠在编码器顶盒内侧滚动,防止了使用编码器时,由于编码器内侧光源接收管内侧隔板转动时,内侧隔板与外壳内侧摩擦较大,影响编码器使用效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隔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底端安装盒;3-编码器顶盒;4-发光二极管;5-第一透镜;6-第一隔板;7-第二光源接收板;8-第二透镜;9-第二隔板;10-NUC控制器;11-第一光源接收板;12-光电接收管;13-滚珠;14-滚珠座;15-测试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精确度的编码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编码器顶盒3,编码器顶盒3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底端安装盒2,底端安装盒2的顶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4,便于检测通过通槽的光,且底端安装盒2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测试转轴15,测试转轴15的外侧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透镜5、第一隔板6、第一光源接收板11、第二透镜8、第二隔板9和第二光源接收板7,便于光源的聚焦,第一隔板6、第一光源接收板11、第二隔板9和第二光源接收板7的外侧均设置有滚珠座14,滚珠座14的内侧设置有滚珠13,便于减少与编码器顶盒3的摩擦,第一光源接收板11和第二光源接收板7的底端均设置有光电接收管12,第二光源接收板7的顶端设置有NUC控制器10,测试转轴15贯穿于编码器顶盒3的顶端并延伸至编码器顶盒3的外侧,发光二极管4和光电接收管12均与NUC控制器1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9的内侧均开设有矩形通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隔板6与第一透镜5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透镜5的焦距。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测试转轴15与编码器顶盒3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光源接收板11的内侧设置有环形通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测试转轴15安装到待测试的转轴端,发光二极管4发出光源,光通过第一透镜5传输,聚焦到第一隔板6,当第一隔板6的通槽转动到光源聚焦点时,光经过通槽射到光电接收管12,光电接收管12接收到光,同时,靠近内侧的发光二极管4发出光,内侧的发光二极管4的光经过第一隔板6和第一光源接收板11的通槽照射到第二透镜8,NUC控制器第二透镜8将光源的光聚焦到第二隔板9上,聚焦的光源经过第二隔板9的通槽照射到第二发光二极管7底端的光电接收管12上,第二发光二极管7和第一光源接收板11底端的光电接收管12同时接收到光源时,NUC控制器10进行转动计数,第一隔板6、第一光源接收板11、第二隔板9和第二光源接收板7的外侧的滚珠座14的内侧设置有滚珠13在编码器顶盒3内侧滚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确度的编码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编码器顶盒(3),所述编码器顶盒(3)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底端安装盒(2),所述底端安装盒(2)的顶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4),且底端安装盒(2)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测试转轴(15),所述测试转轴(15)的外侧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透镜(5)、第一隔板(6)、第一光源接收板(11)、第二透镜(8)、第二隔板(9)和第二光源接收板(7),所述第一隔板(6)、第一光源接收板(11)、第二隔板(9)和第二光源接收板(7)的外侧均设置有滚珠座(14),所述滚珠座(14)的内侧设置有滚珠(13),所述第一光源接收板(11)和第二光源接收板(7)的底端均设置有光电接收管(12),所述第二光源接收板(7)的顶端设置有NUC控制器(10),所述测试转轴(15)贯穿于编码器顶盒(3)的顶端并延伸至编码器顶盒(3)的外侧,所述发光二极管(4)和光电接收管(12)均与NUC控制器(10)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确度的编码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编码器顶盒(3),所述编码器顶盒(3)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底端安装盒(2),所述底端安装盒(2)的顶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4),且底端安装盒(2)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测试转轴(15),所述测试转轴(15)的外侧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透镜(5)、第一隔板(6)、第一光源接收板(11)、第二透镜(8)、第二隔板(9)和第二光源接收板(7),所述第一隔板(6)、第一光源接收板(11)、第二隔板(9)和第二光源接收板(7)的外侧均设置有滚珠座(14),所述滚珠座(14)的内侧设置有滚珠(13),所述第一光源接收板(11)和第二光源接收板(7)的底端均设置有光电接收管(12),所述第二光源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锻黄云泽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自控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