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021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33
公开了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在取热端,采取不同吸收式热泵或电热泵或换热器以及相连通的热媒水管路(300)吸收各品位余热的热量,在用热端,通过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连通的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吸收式制冷机组(240)、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工艺换热器(260)分别制取供暖用热水、低压蒸汽、冷冻水、生活热水、工艺热水,并通过多个第一阀门(401)分别控制所述热媒水管路(360)与所述大温差换热机组(210)等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开通和关闭,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距离、不同类型的用热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化厂废热利用,具体涉及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系统。
技术介绍
石化厂有丰富的余热资源,余热品位各有高低;用能需求有制冷、制蒸汽、供暖、工艺用热、制热水等各种类型,用能位置有远有近,用能时间可能是夏、冬或是过渡季。目前,并不存在综合考虑石化厂的各品位的各品位余热资源、用能需求的类型、位置、时间等因素的技术方案,造成了余热利用率低、能源浪费,增大了污染。可见,本领域中需求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在取热端: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低温余热的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二换热器(160)或者通过发生器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三吸收式热泵(170);和/或用于提供额外热量的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以及用于通过热媒水吸收和传输所回收的热量和所提供的额外热量的热媒水管路(300),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所述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所述第二换热器(160)或者第三吸收式热泵(170)、所述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和第二吸收式热泵(140)的辅助能源是燃气或蒸汽,所述第一电热泵(120)或第二电热泵(150)的辅助能源是电,所述第三吸收式热泵(170)的辅助能源是低温热源,所述锅炉(181)的能源是燃煤或燃气;在用热端: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二次网热水管路(340)连通的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其用于吸收所述热媒水管路(300)中的热媒水的热量,并通过所述二次网热水管路(340)中的热水将热量传送到有供暖需求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低压蒸汽管路(350)连通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其用于制取低压蒸汽,并通过所述低压蒸汽管路(350)将所制取的低压蒸汽传送到需要低压蒸汽的石化装置;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冷冻水管路(360)连通的吸收式制冷机组(240),其用于制取冷冻水,并通过所述冷冻水管路(360)将所制取的冷冻水传送到有供冷需求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生活热水管路(370)连通的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其用于制取生活热水,并通过所述生活热水管路(370)将所制取的生活热水传送到需要生活热水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工艺热水管路(380)连通的工艺换热器(260),其用于制取工艺热水,并通过所述工艺热水管路(380)将所制取的生活热水传送到需要工艺热水的石化装置;其中,所述热媒水管路(360)以并联方式与所述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吸收式制冷机组(240)、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工艺换热器(260)连通;并且,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阀门(401),其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热媒水管路(360)与所述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吸收式制冷机组(240)、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工艺换热器(260)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开通和关闭。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石化厂的各品位余热的更充分的利用,满足了不同季节、不同距离、不同类型的用热需求,大幅提高了石化厂余热利用率,节省了能源成本,减少了化石能源污染。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200;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200的取热端100;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所述大温差换热机组210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所述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制取蒸汽的所述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240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
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技术。但是,对于所属
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技术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技术,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本说明书中涉及的各术语的含义一般为本领域中的通常含义,或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之后所正常理解的含义。在一些情况下,一些术语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且也可以由其他术语替代。本说明书中的用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部件,并不表示部件之间的任何顺序关系、重要性等;此外,由“第一”、“第二”等用语区别的部件也可以是同一个部件。本说明书中的用语“包括”、“包含”是开放式的,即除了所提及的各要素外,还可能包括其他未提及的要素。本说明书中的用语“连通”、“连接”、“相连”等类似术语通常是指流体(如液体)连通,并可包括机械连接,且通常既可以包括直接连通或连接,也包括经由其他部件的间接连通或连接。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可能会省略本领域中公知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并非与本技术直接相关,但仍可能在本技术的系统中使用。现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200,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200的取热端100。如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200包括取热端和用热端。在取热端,所述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200包括: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低温余热的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二换热器160或者通过发生器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三吸收式热泵170;和/或用于提供额外热量的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以及用于通过热媒水吸收和传输所回收的热量和所提供的额外热量的热媒水管路300,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所述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所述第二换热器160或者第三吸收式热泵170、所述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和第二吸收式热泵140的辅助能源是燃气或蒸汽,所述第一电热泵120或第二电热泵150的辅助能源是电,所述第三吸收式热泵170的辅助能源是低温热源,所述锅炉(1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在取热端: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低温余热的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二换热器(160)或者通过发生器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三吸收式热泵(170);和/或用于提供额外热量的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以及用于通过热媒水吸收和传输所回收的热量和所提供的额外热量的热媒水管路(300),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所述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所述第二换热器(160)或者第三吸收式热泵(170)、所述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和第二吸收式热泵(140)的辅助能源是燃气或蒸汽,所述第一电热泵(120)或第二电热泵(150)的辅助能源是电,所述第三吸收式热泵(170)的辅助能源是低温热源,所述锅炉(181)的能源是燃煤或燃气;在用热端: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二次网热水管路(340)连通的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其用于吸收所述热媒水管路(300)中的热媒水的热量,并通过所述二次网热水管路(340)中的热水将热量传送到有供暖需求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低压蒸汽管路(350)连通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其用于制取低压蒸汽,并通过所述低压蒸汽管路(350)将所制取的低压蒸汽传送到需要低压蒸汽的石化装置;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冷冻水管路(360)连通的吸收式制冷机组(240),其用于制取冷冻水,并通过所述冷冻水管路(360)将所制取的冷冻水传送到有供冷需求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生活热水管路(370)连通的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其用于制取生活热水,并通过所述生活热水管路(370)将所制取的生活热水传送到需要生活热水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工艺热水管路(380)连通的工艺换热器(260),其用于制取工艺热水,并通过所述工艺热水管路(380)将所制取的生活热水传送到需要工艺热水的石化装置;其中,所述热媒水管路(360)以并联方式与所述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吸收式制冷机组(240)、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工艺换热器(260)连通;并且,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阀门(401),其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热媒水管路(360)与所述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吸收式制冷机组(240)、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工艺换热器(260)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开通和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在取热端: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低温余热的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二换热器(160)或者通过发生器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三吸收式热泵(170);和/或用于提供额外热量的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以及用于通过热媒水吸收和传输所回收的热量和所提供的额外热量的热媒水管路(300),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所述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所述第二换热器(160)或者第三吸收式热泵(170)、所述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和第二吸收式热泵(140)的辅助能源是燃气或蒸汽,所述第一电热泵(120)或第二电热泵(150)的辅助能源是电,所述第三吸收式热泵(170)的辅助能源是低温热源,所述锅炉(181)的能源是燃煤或燃气;在用热端: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二次网热水管路(340)连通的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其用于吸收所述热媒水管路(300)中的热媒水的热量,并通过所述二次网热水管路(340)中的热水将热量传送到有供暖需求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低压蒸汽管路(350)连通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其用于制取低压蒸汽,并通过所述低压蒸汽管路(350)将所制取的低压蒸汽传送到需要低压蒸汽的石化装置;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冷冻水管路(360)连通的吸收式制冷机组(240),其用于制取冷冻水,并通过所述冷冻水管路(360)将所制取的冷冻水传送到有供冷需求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生活热水管路(370)连通的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其用于制取生活热水,并通过所述生活热水管路(370)将所制取的生活热水传送到需要生活热水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工艺热水管路(380)连通的工艺换热器(260),其用于制取工艺热水,并通过所述工艺热水管路(380)将所制取的生活热水传送到需要工艺热水的石化装置;其中,所述热媒水管路(360)以并联方式与所述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吸收式制冷机组(240)、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工艺换热器(260)连通;并且,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阀门(401),其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热媒水管路(360)与所述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吸收式制冷机组(240)、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工艺换热器(260)中的任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心何正洪家杰姜琳焦阳田同虎程延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清微拓节能技术股份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