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化厂废热利用,具体涉及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系统。
技术介绍
石化厂有丰富的余热资源,余热品位各有高低;用能需求有制冷、制蒸汽、供暖、工艺用热、制热水等各种类型,用能位置有远有近,用能时间可能是夏、冬或是过渡季。目前,并不存在综合考虑石化厂的各品位的各品位余热资源、用能需求的类型、位置、时间等因素的技术方案,造成了余热利用率低、能源浪费,增大了污染。可见,本领域中需求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在取热端: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低温余热的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二换热器(160)或者通过发生器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三吸收式热泵(170);和/或用于提供额外热量的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以及用于通过热媒水吸收和传输所回收的热量和所提供的额外热量的热媒水管路(30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在取热端: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低温余热的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二换热器(160)或者通过发生器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三吸收式热泵(170);和/或用于提供额外热量的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以及用于通过热媒水吸收和传输所回收的热量和所提供的额外热量的热媒水管路(300),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化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在取热端: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低温余热的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用于通过蒸发器回收中温余热的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和/或用于通过直接换热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二换热器(160)或者通过发生器回收高温余热的第三吸收式热泵(170);和/或用于提供额外热量的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以及用于通过热媒水吸收和传输所回收的热量和所提供的额外热量的热媒水管路(300),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或第一电热泵(120)、所述第一换热器(130)或者第二吸收式热泵(140)或第二电热泵(150)、所述第二换热器(160)或者第三吸收式热泵(170)、所述汽水换热器(180)或锅炉(181);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10)和第二吸收式热泵(140)的辅助能源是燃气或蒸汽,所述第一电热泵(120)或第二电热泵(150)的辅助能源是电,所述第三吸收式热泵(170)的辅助能源是低温热源,所述锅炉(181)的能源是燃煤或燃气;在用热端: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二次网热水管路(340)连通的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其用于吸收所述热媒水管路(300)中的热媒水的热量,并通过所述二次网热水管路(340)中的热水将热量传送到有供暖需求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低压蒸汽管路(350)连通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其用于制取低压蒸汽,并通过所述低压蒸汽管路(350)将所制取的低压蒸汽传送到需要低压蒸汽的石化装置;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冷冻水管路(360)连通的吸收式制冷机组(240),其用于制取冷冻水,并通过所述冷冻水管路(360)将所制取的冷冻水传送到有供冷需求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生活热水管路(370)连通的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其用于制取生活热水,并通过所述生活热水管路(370)将所制取的生活热水传送到需要生活热水的用户;和/或分别与所述热媒水管路(300)和工艺热水管路(380)连通的工艺换热器(260),其用于制取工艺热水,并通过所述工艺热水管路(380)将所制取的生活热水传送到需要工艺热水的石化装置;其中,所述热媒水管路(360)以并联方式与所述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吸收式制冷机组(240)、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工艺换热器(260)连通;并且,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阀门(401),其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热媒水管路(360)与所述大温差换热机组(210)或末端热电气协同换热机组(220)、升温型吸收式热泵(230)、吸收式制冷机组(240)、热水型吸收式热泵(250)、工艺换热器(260)中的任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心,何正,洪家杰,姜琳,焦阳,田同虎,程延,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清微拓节能技术股份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