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近场源到达角估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019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29
基于神经网络的近场源到达角估计方法,由阵列接收训练区间内K信号所产生的采样数据计算阵列的接收数据,将信号整体旋转,获取下一组接收数据,直至遍历训练区间;构建各组接收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利用协方差矩阵和信号的到达角构建训练数据集合;利用训练数据集合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由传感器阵列接收训练区间内测试角度间隔下的测试信号所产生的采样数据计算测试数据,得到一组测试数据后,将信号旋转,获取下一组测试数据,构建各组测试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归一化得到归一化数据协方差矩阵;将归一化数据协方差矩阵的数据输入神经网络中,计算出测试信号的到达角估计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神经网络的近场源到达角估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号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近场源的一维到达角估计方法。
技术介绍
到达角估计是空间信源无源测向技术的核心,是阵列信号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到达角估计主要通过MUSIC方法、ESPRIT方法及其衍生方法进行。MUSIC方法是将阵列接收数据分解为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然后利用导向矢量扫描噪声子空间的方式进行到达角估计。由于此过程中导向矢量必须扫描整个空间,运算量巨大,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对数据的实时处理。而且MUSIC方法在低信噪比小角度间隔情况下到达角估计性能很差。此外对于相干波源来说,由于相干波源阵列接收信号的信号子空间会滑入噪声子空间中,导致信号子空间维度缺失,MUSIC方法将彻底失效。ESPRIT方法对于相干信号亦存在同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MUSIC方法、ESPRIT方法存在的非相干信号低信噪比下小间隔角度到达角估计效果不佳以及相干信号完全失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近场源到达角估计方法,可以改善相干信号以及低信噪比下的非相干信号的到达角估计效果。基于神经网络的近场源到达角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神经网络的近场源到达角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传感器阵列接收入射信号训练区间内的N组训练信号;K个训练信号的M次采样得到一组训练数据,然后将训练信号整体旋转一个角度,传感器阵列获取下一组训练数据,直至遍历整个训练区间,共得到N组训练数据;步骤二、构建训练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第n组训练数据的协方差矩阵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神经网络的近场源到达角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传感器阵列接收入射信号训练区间内的N组训练信号;K个训练信号的M次采样得到一组训练数据,然后将训练信号整体旋转一个角度,传感器阵列获取下一组训练数据,直至遍历整个训练区间,共得到N组训练数据;步骤二、构建训练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第n组训练数据的协方差矩阵n=1,…,N;训练数据的协方差矩阵中各元素的值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式中的x(n)-p表示第-p个阵元的第n组训练数据,表示第p个阵元的第n组训练数据的转置复共轭,为第n组训练数据的第k个训练信号的方差,为噪声方差,δ(·)表示狄利克雷函数,d为传感器阵列中相邻阵元之间的间距,λk为第k个训练信号的波长,θ(n)k为第n组训练数据的第k个训练信号的到达角,p=0,…,P,P为传感器阵列中心一侧布置的阵元数量;步骤三、构建用于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的训练数据集合Ω,训练数据集合其中,为归一化数据协方差矩阵,Θ为到达角矩阵;将每一组训练数据的协方差矩阵中上三角区域的元素置于一个列向量中,得到该组训练数据对应的特征列向量,N组训练数据的特征列向量组成训练数据复数矩阵,对训练数据复数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分别取实部和取虚部,得到训练数据实部矩阵和训练数据虚部矩阵,将训练数据实部矩阵和训练数据虚部矩阵按列排放,构造训练数据特征矩阵;将训练数据特征矩阵的每一行元素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训练数据协方差矩阵到达角矩阵Θ由N组训练数据的K个训练信号的到达角组成;步骤四、利用训练数据集合Ω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神经网络包含1个输入层、L个隐层及1个输出层,训练包括前向过程和反向过程,前向过程中将归一化训练数据协方差矩阵的列元素作为训练输入数据按列输入到神经网络中,通过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依次向后传递,输出层的输出值为神经网络最终的输出结果;反向过程中计算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与对应的训练信号的到达角之间的误差矩阵为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输出结果,Θn为与输出结果对应的K个训练信号的到达角,根据误差矩阵构建损失函数errorn(k)表示第n组训练数据的第k个信号的角度误差矩阵,k=1,2,…,K,当损失函数的值小于预设值则训练过程结束,反之则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计算神经网络中各层权值矩阵对应的修正值矩阵以及各层阈值矩阵对应的修正值矩阵,利用权值矩阵和阈值矩阵各自对应的修正值矩阵对原权值矩阵和原阈值矩阵进行修正;修正后,将归一化训练数据协方差矩阵的下一列元素输入到神经网络中,重复前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直至损失函数的值小于预设值,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完成;步骤五、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计算测试信号的到达角估计值:传感器阵列接收训练区间范围内的N’组测试信号,K个测试信号的M次采样数据得到一组测试数据,然后将测试信号整体旋转一个角度,传感器阵列获取下一组测试数据,直至遍历整个训练区间,共得到N’组测试数据;构建测试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第n’组测试数据的协方差矩阵n’=1,…,N’,测试数据的协方差矩阵中各元素的值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美徐晓健王瑶王桂宝廖桂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