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06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05
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包括主管体和若干定位凸环,所述主管体为空心圆柱,依次连接包括有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定位凸环包括第一定位凸环和第二定位凸环,所述第一定位凸环设置在第一管体的中部,所述第二定位凸环抵接第三管体的下端面和第四管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四管体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三管体为锥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减小了流体对管体的冲击,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
技术介绍
异径管件是指管件每端的直径不等的管件,用于连接两段具有不同直径的水管,目前生产的异径管件都是采用铸造的方法进行生产。异径管用于管道管径需要改变的地方,所以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乳品、食品、啤酒、饮料、制药、化妆品、汽车、造船等工业领域和民用建筑领域,当管道内的流体由直径较大的管子通过直径较小的管子时,流体的压强,流速会随之增大,对异径管和管道系统中的阀门等设备产生冲击,从而使异径管表面出现裂纹,降低异径管的表面强度,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用于改变流体流量,包括主管体和若干定位凸环,所述主管体为空心圆柱,依次连接包括有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定位凸环包括第一定位凸环和第二定位凸环,所述第一定位凸环设置在第一管体的中部,所述第二定位凸环抵接第三管体的下端面和第四管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四管体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设有锥形台,所述锥形台的上端面与第一管体连接,所述锥形台的下端面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锥形台的上端面管径大于其下端面管径,所述第三管体依次连接包括有一管、二管和三管,所述一管和三管为锥台形,所述二管为圆柱形,所述一管的上端面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三管的下端面通过第二定位凸环与第四管体连接,所述二管连接一管的下端面和三管的上端面,所述一管的上端面的管径等于第二管体的管径,所述三管的上端面的管径等于二管的管径,所述三管的下端面的管径等于第四管体的管径。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体和若干定位凸环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体和定位凸环均为不锈钢。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体的内壁设置有特氟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用于改变流体流量,包括主管体和若干定位凸环,所述主管体为空心圆柱,依次连接包括有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定位凸环包括第一定位凸环和第二定位凸环,所述第一定位凸环设置在第一管体的中部,所述第二定位凸环抵接第三管体的下端面和第四管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四管体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设有锥形台,所述锥形台的上端面与第一管体连接,所述锥形台的下端面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锥形台的上端面管径大于其下端面管径,所述第三管体依次连接包括有一管、二管和三管,所述一管和三管为锥台形,所述二管为圆柱形,所述一管的上端面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三管的下端面通过第二定位凸环与第四管体连接,所述二管连接一管的下端面和三管的上端面,所述一管的上端面的管径等于第二管体的管径,所述三管的上端面的管径等于二管的管径,所述三管的下端面的管径等于第四管体的管径。本技术有效地减小了流体对管体的冲击,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的正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用于改变流体流量,包括主管体10和若干定位凸环20,所述主管体10为空心圆柱,依次连接包括有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第三管体13和第四管体14,所述定位凸环20包括第一定位凸环111和第二定位凸环112,所述第一定位凸环111设置在第一管体11的中部,所述第二定位凸环112抵接第三管体13的下端面和第四管体14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和第四管体14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之间设有锥形台124,所述锥形台124的上端面与第一管体11连接,所述锥形台124的下端面与第二管体12连接,所述锥形台124的上端面管径大于其下端面管径,所述第三管体13依次连接包括有一管121、二管122和三管123,所述一管121和三管123为锥台形,所述二管122为圆柱形,所述一管121的上端面与第二管体12连接,所述三管123的下端面通过第二定位凸环112与第四管体14连接,所述二管122连接一管121的下端面和三管123的上端面,所述一管121的上端面的管径等于第二管体12的管径,所述三管123的上端面的管径等于二管122的管径,所述三管123的下端面的管径等于第四管体14的管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凸块20具有定位的作用,且第一定位凸块111的上方管体和第二定位凸块112的下方管体分别用于与不同管径的水管焊接。流体从第四管体14的下端面进入,经过第三管体13,由于第三管体13呈锥形结构,优选地,第三管体13的长度长于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及第四管体14,流体经过第三管体13,大大减小了流体的冲击力,进而,流体进入第二管体12,第二管体12的管径小于第三管体13的管径及第一管体11的管径,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最后通过第一管体11输出,由于第一管体11的管径大于第二管体12的管径,流体从第二管体12出来后,其流体的压强及流速会得到一定程度地减缓,从而使得流体所经过的主管体10均有效减小了流体的冲击力,使得异径管和管道系统中的阀门等设备的寿命提升。所述主管体10和若干定位凸环20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避免了焊接产生的接口处容易出现渗漏,破裂的等弊端。所述主管体10和定位凸环20均为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强韧性等优点。所述主管体10的内壁设置有特氟龙层。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特氟龙层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便于清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用于改变流体流量,包括主管体10和若干定位凸环20,所述主管体10为空心圆柱,依次连接包括有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第三管体13和第四管体14,所述定位凸环20包括第一定位凸环111和第二定位凸环112,所述第一定位凸环111设置在第一管体11的中部,所述第二定位凸环112抵接第三管体13的下端面和第四管体14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和第四管体14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之间设有锥形台124,所述锥形台124的上端面与第一管体11连接,所述锥形台124的下端面与第二管体12连接,所述锥形台124的上端面管径大于其下端面管径,所述第三管体13依次连接包括有一管121、二管122和三管123,所述一管121和三管123为锥台形,所述二管122为圆柱形,所述一管121的上端面与第二管体12连接,所述三管123的下端面通过第二定位凸环112与第四管体14连接,所述二管122连接一管121的下端面和三管123的上端面,所述一管121的上端面的管径等于第二管体12的管径,所述三管123的上端面的管径等于二管122的管径,所述三管123的下端面的管径等于第四管体14的管径。本技术有效地减小了流体对管体的冲击,延长了使用寿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用于改变流体流量,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体和若干定位凸环,所述主管体为空心圆柱,依次连接包括有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定位凸环包括第一定位凸环和第二定位凸环,所述第一定位凸环设置在第一管体的中部,所述第二定位凸环抵接第三管体的下端面和第四管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四管体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设有锥形台,所述锥形台的上端面与第一管体连接,所述锥形台的下端面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锥形台的上端面管径大于其下端面管径,所述第三管体依次连接包括有一管、二管和三管,所述一管和三管为锥台形,所述二管为圆柱形,所述一管的上端面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三管的下端面通过第二定位凸环与第四管体连接,所述二管连接一管的下端面和三管的上端面,所述一管的上端面的管径等于第二管体的管径,所述三管的上端面的管径等于二管的管径,所述三管的下端面的管径等于第四管体的管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心异径水管连接件,用于改变流体流量,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体和若干定位凸环,所述主管体为空心圆柱,依次连接包括有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定位凸环包括第一定位凸环和第二定位凸环,所述第一定位凸环设置在第一管体的中部,所述第二定位凸环抵接第三管体的下端面和第四管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四管体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设有锥形台,所述锥形台的上端面与第一管体连接,所述锥形台的下端面与第二管体连接,所述锥形台的上端面管径大于其下端面管径,所述第三管体依次连接包括有一管、二管和三管,所述一管和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润黄华章
申请(专利权)人:斯格迈能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