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毛毛专利>正文

一种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973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包括转盘和四只叶片,叶片的一端通过旋转件与转盘铰接,四只旋转件之间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该联动机构包括四只连杆、四只限位块和四只联动件,四只连杆的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传动框,四只联动件的一端分别通过限位块与传动框的四个顶点铰接,另一端分别与四只旋转件铰接;转盘设置有径向槽,限位块的下端外凸形成插入径向槽内的第一限位凸块;叶片张开时通过平行四边形的传动框实现四角联动,结构巧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叶片联动的稳定性,而且还省略了多个齿轮,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少联动阻力,提高叶片的张开速度,反应更灵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风扇灯
,特别是一种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97261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隐形风扇灯上的风扇,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叶架盘、多个风扇叶片、安装在叶架盘上表面中部的风扇复位齿轮、以及与风扇叶片数量相同并安装在叶架盘周边的叶片齿轮;通过多个齿轮之间的啮合实现多个风扇叶片之间的联动,但齿轮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存在反应滞后等现象,导致风扇叶片无法迅速打开;另外,长期使用后齿轮之间容易出现打滑等现象,导致风扇叶片之间联动不稳定、无法同步打开或不联动等问题;因此设计出一款结构巧妙、稳定性强的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是本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稳定性强的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包括转盘和四只叶片,所述叶片的一端通过旋转件与所述转盘铰接,四只旋转件之间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该联动机构包括四只连杆和四只联动件,所述四只连杆的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传动框,所述四只联动件的一端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包括转盘(1)和四只叶片,所述叶片的一端通过旋转件(2)与所述转盘(1)铰接,四只旋转件(2)之间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联动机构包括四只连杆和四只联动件(4),所述四只连杆的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传动框(3),所述四只联动件(4)的一端分别与传动框(3)的四个顶点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四只旋转件(2)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包括转盘(1)和四只叶片,所述叶片的一端通过旋转件(2)与所述转盘(1)铰接,四只旋转件(2)之间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联动机构包括四只连杆和四只联动件(4),所述四只连杆的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传动框(3),所述四只联动件(4)的一端分别与传动框(3)的四个顶点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四只旋转件(2)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四只限位块(5),所述四只限位块(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框(3)的四个顶点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四只联动件(4)铰接;所述转盘设置有径向槽(6),所述限位块(5)的下端外凸形成插入所述径向槽(6)内的第一限位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风扇灯的叶片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4)为弧形,所述联动件(4)的内径大于所述旋转件(2)的半径;所述旋转件(2)的外侧设置有外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毛毛
申请(专利权)人:袁毛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