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区防渗围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75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水区防渗围堰结构,清淤换砂层上端设置有一层砂被,所述砂被上端设置有两个呈斜坡形状设置的吹填砂袋,靠近临水侧的呈斜坡形状的所述吹填砂袋由下至上朝向施工区域倾斜,靠近施工区域的呈斜坡形状的所述吹填砂袋由下至上朝向临水侧倾斜,两者与所述砂被形成一带有朝向所述施工区域开口的空心金字塔形,靠近临水侧的所述吹填砂袋上设置有一层土工膜及混凝土护坡,所述吹填砂中间位置设有一防渗墙,所述防渗墙底部嵌入不透水或弱透水土层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吹填砂袋的自重,既能使围堰结构适应深水位的需求,又能适用于全部岩土层条件,确保深水区防渗、围堰的安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水区防渗围堰结构
本技术涉及围堰
,尤其涉及一种深水区防渗围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涉水项目施工围堰,一般均采用双排拉森钢板桩作为围堰结构,内填粘土作为防渗及止水措施。该围堰方案在涉水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范围也较广。但是,该方案施工需架设水上施工平台,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同时,该方案属于悬臂式受力体系,尤其不适用于水深较大的区域;另外,拉森钢板桩的使用对拟建场地的岩土层条件要求较高,无法在圆砾石、浅埋基岩等地质条件下实施;此外,一般大河、大江等区域均同时具备水位较深、岩土层埋藏较浅的状况。因此,在环境及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区域的防渗围堰方案,尤其是深水区的防渗围堰方案,是涉水项目实施的一个难题。本
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水区防渗围堰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该深水区防渗围堰结构包括清淤换砂层、砂被、吹填砂袋、土工膜及混凝土护坡、吹填砂和防渗墙;清淤换砂层上端设置有一层砂被,所述砂被上端设置有两个呈斜坡形状设置的吹填砂袋,靠近临水侧的呈斜坡形状的所述吹填砂袋由下至上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水区防渗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深水区防渗围堰结构包括清淤换砂层(1)、砂被(2)、吹填砂袋(3)、土工膜及混凝土护坡(4)、吹填砂(5)和防渗墙(6);清淤换砂层(1)上端设置有一层砂被(2),所述砂被(2)上端设置有两个呈斜坡形状设置的吹填砂袋(3),靠近临水侧的呈斜坡形状的所述吹填砂袋(3)由下至上朝向施工区域倾斜,靠近施工区域的呈斜坡形状的所述吹填砂袋(3)由下至上朝向临水侧倾斜,两者与所述砂被(2)形成一带有朝向所述施工区域开口的空心金字塔形,靠近临水侧的所述吹填砂袋(3)上设置有一层土工膜及混凝土护坡(4),空心金字塔形内填充有密实的吹填砂(5),所述吹填砂(5)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区防渗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深水区防渗围堰结构包括清淤换砂层(1)、砂被(2)、吹填砂袋(3)、土工膜及混凝土护坡(4)、吹填砂(5)和防渗墙(6);清淤换砂层(1)上端设置有一层砂被(2),所述砂被(2)上端设置有两个呈斜坡形状设置的吹填砂袋(3),靠近临水侧的呈斜坡形状的所述吹填砂袋(3)由下至上朝向施工区域倾斜,靠近施工区域的呈斜坡形状的所述吹填砂袋(3)由下至上朝向临水侧倾斜,两者与所述砂被(2)形成一带有朝向所述施工区域开口的空心金字塔形,靠近临水侧的所述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绍珍张本良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