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68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07
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包括底层,中层,面层,用于连接中层和底层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连接中层和面层的第二连接部;中层的一部分与面层相互交织,中层的另一部分与底层相互交织,连接部分别连接面层与中层未交织的区域及中层与底层未交织的区域。通过面层与中层的一部分交织,在面层上与中层相互交织的区域形成花纹;通过中层的另一部分与底层交织,在底层上未与中层交织的区域形成花纹,使得三层网布的双面即面层和底层具有花纹;在面层上形成的花纹与在底层上形成的花纹其花纹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
本技术涉及纺织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面提花网布的花纹普遍只能选择布置在网布正面或者网布反面,即便是少部分的双面提花产品也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只能布置纹路较小且单一的花纹且其双面提花的花纹效果基本相同。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贾卡网布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布置花纹且花纹效果不同的双面提花三层网布。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包括底层,中层,面层,用于连接所述中层和所述底层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中层和所述面层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中层的一部分与所述面层相互交织,所述中层的另一部分与所述底层相互交织,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面层与所述中层未交织的区域及所述中层与所述底层未交织的区域。进一步地,所述面层与所述中层采用不同的纱编织,所述中层与所述底层采用不同的纱编织。进一步地,所述面层采用涤纶纱编织形成,所述中层采用锦纶纱编织形成,所述底层采用涤纶纱编织形成。进一步地,所述面层与所述中层相互交织的区域形成面花纹,所述中层与所述底层未交织的区域形成底花纹,所述面花纹的花型与所述底花纹的花型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通过面层与中层的一部分交织,在面层上与中层相互交织的区域形成花纹;通过中层的另一部分与底层交织,在底层上未与中层交织的区域形成花纹,使得三层网布的双面即面层和底层具有花纹;且由于面层与中层相互交织的区域对应的是中层与底层未交织的区域,所以在面层上形成的花纹与在底层上形成的花纹其花纹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的面层的花纹效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的底层的花纹效果示意图。标号说明:底层1底花纹11中层2面层3面花纹31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如图1至3所示,包括底层1、中层2、面层3、用于连接中层2与底层1的第一连接部41和用于连接中层2与面层3的第二连接部42。底层1、中层2和面层3均为编织物,中层2包括两部分,其中中层2的一部分与面层3相互交织,中层2的另一部分与底层1相互交织,连接部4分别连接面层3与中层2未交织的区域及中层2与底层1未交织的区域。面层3与中层2相互交织的区域形成面花纹31,中层2与底层1未交织的区域形成底花纹11,面花纹31的花型与底花纹11的花型相同。面层3与中层2采用不同的纱编织;中层2与底层1采用不同的纱编织;面层3和底层1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纱编织;所述的不同纱为材质不同的纱和/或颜色不同的纱和/或规格不同的纱。采用不同的纱编织能够使得面花纹31在面层3上更突显,使得底花纹11在底层1上更突显。优选的:面层3采用涤纶纱编织形成,中层2采用锦纶纱编织形成,底层1采用涤纶纱编织形成。本技术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通过面层3与中层2的一部分相互交织,在面层3上与中层2相互交织的区域形成面花纹31;通过中层2的另一部分与底层1相互交织,在底层1上未与中层2交织的区域形成底花纹11,使得三层网布的双面即面层3和底层1均具有花纹;且由于面层3与中层2相互交织的区域对应的是中层2与底层1未交织的区域,所以面花纹31花纹效果与底花纹11的花纹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穿纱并编织:在电子贾卡高速经编机上,依次排列不少于七把的梳栉:GB1、GB2、GB3、GB4、GB5、GB6和GB7;通过GB1和GB2编织形成底层,通过GB3和GB4编织形成中层,通过GB5编织成连接部,通过GB6和GB7编织形成面层。编织底层的梳栉:GB1:整经时采用75D涤纶半光纱进行穿纱,75D涤纶半光纱的涤纶含量占15.7%左右,且GB1具有六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496根纱,GB1以满穿的方式在机台上穿纱,GB1的齿轮送经量为2400mm/腊克,GB1的纱垫运动走第一经绒组织0-1/3-2//。GB2:整经时采用100D涤纶半光纱进行穿纱,100D涤纶半光纱的涤纶含量占15.7%左右,且GB2具有六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496根纱,GB2以满穿的方式在机台上穿纱,GB2的齿轮送经量为1800mm/腊克,GB2的纱垫运动走第一经平组织2-1/0-1//。编织中层的梳栉:GB3:整经时采用140D锦纶半光长丝纱进行穿纱,140D锦纶半光长丝纱的锦纶含量占14.4%左右,且GB3具有六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248根纱,GB3以一穿一空的方式在机台上穿纱,GB3的齿轮送经量为2360mm/腊克,GB3的纱垫运动走第二经平组织1-0/1-2//。GB4:整经时采用140D锦纶半光长丝纱进行穿纱,140D锦纶半光长丝纱的锦纶含量占13.3%左右,且GB4具有六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248根纱,GB4以一穿一空的方式在机台上穿纱,GB4的齿轮送经量为2180mm/腊克,GB4的纱垫运动走第二经平组织1-0/1-2//。编织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梳栉:GB5:整经时采用30D涤纶单丝纱进行穿纱,30D涤纶单丝纱的涤纶含量占17.5%左右,且GB5具有六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496根纱,GB5以满穿的方式在机台上穿纱,GB5的齿轮送经量为6700mm/腊克,GB5的纱垫运动走第二经绒组织1-0/1-0/2-3/2-3//。编织成面层的梳栉:GB6:整经时采用150D涤纶半光纱进行穿纱,150D涤纶半光纱的涤纶含量占11.7%左右,且GB6具有六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248根纱,GB6以一穿一空的方式在机台上穿纱,GB6的齿轮送经量为1780mm/腊克,GB6的纱垫运动走第一变化经缎网孔组织2-3/2-1/2-3/1-0/1-2/1-0//。GB7:整经时采用150D涤纶半光纱进行穿纱,150D涤纶半光纱的涤纶含量占11.7%左右,且GB7具有六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248根纱,GB7以一穿一空的方式在机台上穿纱,GB7的齿轮送经量为1780mm/腊克,GB7的纱垫运动走第二变化经缎网孔组织1-0/1-2/1-0/2-3/2-1/2-3//。需要说明的是75D、100D、140D、30D和150D指的都是纱的粗细;涤纶半光纱、锦纶半光长丝纱、涤纶单丝纱和涤纶半光纱都是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的纱;75D涤纶半光纱、100D涤纶半光纱、140D锦纶半光长丝纱、30D涤纶单丝纱和150D涤纶半光纱在穿纱时都是单丝穿纱。编织完成后获得密度为15.42C/CM的坯布。2、染整:依次对所述坯布进行前处理、染色处理、柔软处理和热定型处理,获得双面提花三层网布。其中,前处理主要用于清除织物表面的油污和在纺丝或编织过程中加入的油剂;柔软处理主要通过添加柔软剂改善织物的柔软度。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染色处理采用高温高压染色,使得染料分子弃染液而上染纤维。此外,本实施例的热定型处理采用拉幅定型机进行定型,利用纤维的热可塑性,采用热拉幅定型的方法进行整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中层,面层,用于连接所述中层和所述底层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中层和所述面层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中层的一部分与所述面层相互交织,所述中层的另一部分与所述底层相互交织,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面层与所述中层未交织的区域及所述中层与所述底层未交织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中层,面层,用于连接所述中层和所述底层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中层和所述面层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中层的一部分与所述面层相互交织,所述中层的另一部分与所述底层相互交织,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面层与所述中层未交织的区域及所述中层与所述底层未交织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提花三层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与所述中层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泰刘恋张英东谢雪芳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