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液型三元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9433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液型三元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液体肥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尿素15~22份、硝酸铵8~10份、磷酸二氢钾18~22份、焦磷酸钾12~15份、氯化钾7~10份、硝酸钾13~15份、磷酸脲1~3份、聚磷酸铵7~9份、中微量元素2~6份、助溶剂2~3份、水30~4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了相互协同、配伍的N、P、K三种元素原料,使得所组成的液体肥料中同时具有较高含量的N、P、K三种营养元素,N、P、K养分全面,有利于满足农作物在膨大期对N、P、K养分的需求;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含有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这样既能提高液体肥料对作物滋养的速效性,又兼具对作物滋养的长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液型三元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肥料,具体是一种兼具高氮、高磷、高钾的清液型三元液体肥,以及该液体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清液型液体肥是把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全部溶解于水中、并形成澄清无沉淀的液体肥料,其机理是利用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来实现的。在清液型液体肥中,所有养分都溶解于液相中而均匀一致,能在机械施肥中发挥固体肥料所做不到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清液型液体肥在我国农业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偏低,发展缓慢。影响清液型液体肥在我国农业市场中推广、打开发展空间的因素除了运输成本高之外,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技术因素:1.养分含量总体偏低由于受到原料溶解性的限制,现有清液型液体肥的总养分(即N、P、K三种元素)含量比相似养分配比的固体水溶肥偏低,含量通常在35%以下,因此单位土地面积内的清液型液体肥的用量更多,且施肥效果相对于固体水溶肥不是特别明显;2.N和K不能同时高含量N、P、K三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大量元素,尤其是N和K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明显,但是,现有的清液型液体肥因配方、原料选择不合理而致使N和K不能同时做到高含量,其要么仅N含量较高,要么仅K含量较高,鲜少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清液型三元液体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肥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尿素                    15~22份、硝酸铵                  8~10份、磷酸二氢钾              18~22份、焦磷酸钾                12~15份、氯化钾                  7~10份、硝酸钾                  13~15份、磷酸脲                  1~3份、聚磷酸铵                7~9份、中微量元素              2~6份、助溶剂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液型三元液体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肥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尿素15~22份、硝酸铵8~10份、磷酸二氢钾18~22份、焦磷酸钾12~15份、氯化钾7~10份、硝酸钾13~15份、磷酸脲1~3份、聚磷酸铵7~9份、中微量元素2~6份、助溶剂2~3份、水30~4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液型三元液体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微量元素为EDTA或氨基酸螯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液型三元液体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剂为乙二醇、山梨糖醇、甲酰胺、聚丙烯酰胺和/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清液型三元液体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在50~60℃的温度条件下,将尿素和硝酸铵溶解于水中,形成母液;步骤2.在母液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钾,搅拌至完全溶解;步骤3.在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焦磷酸钾和硝酸钾,搅拌使其反应完全;将溶液自然冷却至常温;步骤4.在步骤3的溶液中依次加入磷酸脲和聚磷酸铵,搅拌溶解,直至形成澄清透明的液体;步骤5.在步骤4的透明液体中依次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张健陈朝霞赵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