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的混凝土技术,具体涉及再生混凝土材料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天然骨料的大肆开采对环境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害,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在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再生骨料孔隙率大,造成吸水率较大,抵抗变形能力差,耐久性不佳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再生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包括内部材料1,外部材料2,隔离器3,所述内部材料1为再生混凝土;所述外部材料2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包裹在内部材料1外部;内部材料1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水泥15~20份、水5~10份、砂子20~30份、再生粗骨料8~11份、天然碎石35~40份、减水剂0.2~0.5份;外部材料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氧化镁10~20份、氯化镁5~6份、砂子20~30份、天然碎石40~50份、粉煤灰2~3份、水5~6份、减水剂0.5~1份、磷酸0.2~0.5份。本专利技术的再生梯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包括内部材料(1),外部材料(2),隔离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材料(1)为再生混凝土;所述外部材料(2)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包裹在内部材料(1)外部;内部材料(1)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水泥15~20份、水5~10份、砂子20~30份、再生粗骨料8~11份、天然碎石35~40份、减水剂0.2~0.5份;外部材料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氧化镁10~20份、氯化镁5~6份、砂子20~30份、天然碎石40~50份、粉煤灰2~3份、水5~6份、减水剂0.5~1份、磷酸0.2~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包括内部材料(1),外部材料(2),隔离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材料(1)为再生混凝土;所述外部材料(2)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包裹在内部材料(1)外部;内部材料(1)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水泥15~20份、水5~10份、砂子20~30份、再生粗骨料8~11份、天然碎石35~40份、减水剂0.2~0.5份;外部材料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氧化镁10~20份、氯化镁5~6份、砂子20~30份、天然碎石40~50份、粉煤灰2~3份、水5~6份、减水剂0.5~1份、磷酸0.2~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颗粒直径为5~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碎石颗粒直径为10~2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使用Ⅰ级粉煤灰。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宏霞,陈克凡,彭宽,朱翔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